文章阅读

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作者:hzgh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19-04-26

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人物生平

 

陈吉余,1921年出生于灌云。1935年至1938年在江苏省立东海师范连云港师专、海州高中前身)初中部读书;19418月就读于国立浙江大学历史地理系,194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继续在该校攻读历史地理系地貌学硕士研究生,194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放弃调往中科院的机会,到华东师大任教。曾先后7次访问欧美各国,在国内外许多重要学术团体兼职。1996年和1999年,先后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坚持从事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地学研究工作,开拓了以动力、沉积、地貌相结合为特色的河口海岸学科体系,为中国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两次通过现场调查和科学试验,认为连云港完全具备条件建设深水大港。2017年去世,享年96岁。

 

青春最燃情

 

在抗战硝烟中,陈吉余从灌云忆帆河渡口离乡到大西南求学,浙江大学史地系地貌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上世纪40年代末,他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河口研究机构,以长江口和钱塘江口为研究基地,兼及黄河口和辽河口等,敢于对前辈地质学家李四光所说的在杭州湾地区发现的一些冰川遗迹提出质疑。1963年,他依据钱塘江口的演变趋势,科学地解决了钱塘江河口的治理难题。

床边的中国地图

陈楼是灌云下车的一个小村庄,忆帆河(一帆河)从村庄西边流过。

上世纪30年代初创办于此的百川小学,历经80多年,校舍换了新颜,但仍沿用原来的校名。这里是著名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少时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校名源于创办者、陈吉余的祖父陈百川。

当时的陈楼“庄主”陈百川,是海属地区名流。这位清末廪生在家乡被称为“陈大先生”,辛亥革命前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农学系,在日学习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陈百川任江苏省参议会议员。1912年,江苏调整区划,撤州设县,陈百川力推“海灌分治”。

通过办学来启发民智,拯救民族振兴中华,是陈百川创办百川小学的初衷。“祖父时刻不忘对师生进行爱国教育。”陈吉余成年后,仍清楚记得1932年春节,祖父在学校过道两扇门上,贴上亲手书写的春联:“立志应学凯末尔,救国当如玛志尼”,横批是“抗战到底”。凯末尔是挽救土耳其的民族英雄,玛志尼是意大利的爱国志士,从中反映出祖父一片爱国之心。

祖父对陈吉余疼爱有加,却并不溺爱,不仅要求他每天写大、小毛笔字,还规定背诵一定篇目的古文,连打背包行李等都亲自示范,教他练习,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并告诉他“一个人不能总是呆在家里,出门在外,不能不打铺盖,各样事情都要学,要尽可能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后,陈百川不仅自己经常给学生讲国家大事,还督促全体教员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学校里部分教员是中共地下工作者,有的学生后来也参加了革命。陈百川特意将陈吉余安排在老师备课的教室里居住,更多地接受爱国进步教师的熏陶,且特地在他床边墙上挂上中国地图,要他牢记祖国的大好河山,莫忘国耻。

陈吉余后来回忆:“这幅地图成为我日夜相伴的密友,除了学习和玩耍外,我总是对着地图,查看省界、图界以及山川走势、城镇道路。久而久之,我能默绘出全国地图,记熟不少重要城镇的名称。备课室里还有一套《辞源》,我常常查阅地图上的地名,并从那里寻找说明,从而增加了不少地理知识。当时,高小开设地理课,因为我胸有全国形势,对地理课文能过目不忘,背诵全课。正是这幅地图,使我萌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也为我以后从事地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1937年,东海师范(海州师范前身)遭日机空袭被夷为平地,被迫停办。已在这里学习两年的陈吉余只好休学回家。为了培养陈吉余的爱国心,陈百川除了订阅报纸外,还买了一台收音机,每天晚上,让陈吉余坐在收音机旁记录新闻,第二天趁着村里人在树下休息时,亲自把战事新闻、日军进攻中国的暴行讲给乡亲们听。陈百川还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影响,邀集地方各阶层人士捐款抗日。

 

辗转求学大西南

 

1938年初,江苏省立"一联合中学在涟水成立,陈吉余和妹妹陈吉棣前往继续求学。但仅过两个月,37日,日军从南通登陆,策应台儿庄会战,苏北地区即将沦陷。省立第一联中和设在盐城的第二联中决定西撤武汉,要求学生中愿意随校学习者限时到淮阴(今淮安)报到。

那年4月初,陈吉余和陈吉棣回到家乡,向年逾古稀的祖父告别。410日,陈百川在将两人送到忆帆河渡口时,说:“你们有志于学,我不能不让你们去……”陈百川心中明白,国碎家破,两个孩子此去遥遥,祖孙恐难再有相见之日。陈吉余兄妹也未料到,这一走,与祖父竟成永别。

联中学生先至湖北,再迁重庆,学校改称江苏省旅渝临时中学。1941年秋,陈吉余高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当时的浙大,不是在杭州西子湖畔,而是在“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的贵州遵义湄潭。1945年,他又攻读浙大史地系地貌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抗战胜利后的19468月至11月,陈吉余随浙大经贵阳、长沙、上海搬迁回杭州。途经上海时,方知他敬爱的祖父已于当年7月在新浦(今属海州)病逝。手捧祖父抗战期间寄到浙大的一封家书,他与同在浙大读书的妹妹陈吉棣抱头痛哭,并从上海星夜兼程赶往家乡,到祖父墓前祭扫。

 

质疑李四光冰山谷地

 

1946年底,回到杭州不久的陈吉余,在导师叶良辅安排下,为治理钱塘江,开始了钱塘江、杭州湾两岸地形地质考察研究的第一步。

19473月,年轻的陈吉余在《浙江学报》上发表论文,破天荒地运用动力地貌学观点,科学地对钱塘江河口动力地貌特征、泥沙运移与河槽变形、沙坎的形成及历史演变进行了开创性的科学探讨。

陈吉余当时在《浙江学报》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杭州之地文》,对钱塘江通航和乍浦港进行探讨。其中关于“冰川质疑”"内容,对地质学家李四光所说的在杭州湾地区发现的一些冰川遗迹进行探讨,更是在学术界引起关注。

杭州九溪,俗称“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流入钱塘江。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李四光已誉满全球地质界,他经过数十年努力,对我国确存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47年,李四光两次到杭州九溪作冰川考察,认为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第四纪时,杭州西湖尚为一片冰雪世界,当时龙井是一处储水盘谷,承受大量冰雪,经九溪十八涧东南流出,形成九溪十八涧险峻地段。

陈吉余在《杭州之地文》中,从地貌形态、疏松沉积物及冰川产生的条件三方面,对九溪“冰川谷地”提出质疑。后来一些学者对李四光中国东部的“泛冰川学说”的疑问,也都是从这几个方面提出。

其实早在1944年夏,陈吉余在叶良辅安排下,在贵阳东边的洛湾进行地质考察时,曾巧遇因日军进攻广西而到此的李四光。他随李四光在乌当、洛湾山区进行了一天的考察,得以聆听李四光关于冰川地貌学知识的介绍与贵阳乌当冰川之研究设想,继而在李四光、叶良辅等人启发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而当时正在读研究生的陈吉余,竟能依据自己对杭州湾等处地质考察所得与之探讨,敢于存疑。

时隔40多年后,中科院院士、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施雅凤于198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也从侧面证明了陈吉余当年对冰川存疑之价值所在。

 

文章录入:hzgh | 浏览次数:15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海州高中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