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刘一麟:大爱写就杏林传奇

作者:hzgh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19-04-26

刘一麟:大爱写就杏林传奇

人物生平

 

刘一麟(1908—1985年),字揆伯、伯揆,著名医学博士、儿科专家。江苏海州人。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位医学博士,193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1932年留学德国。1933年获汉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34年回国后开益龄医院行医。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新海连工人医院副院长,连云港市人民医院院长,连云港市副市长,是我市现代医学奠基人,著名儿科专家。

 

青春最燃情

 

在祖国危亡之际,他选择了以生命来抗争;在学成去留之时,他选择了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在港城解放前夕,他毅然选择了党和人民;在有生之年,他选择了弘扬和传承……

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铜像,那就是刘一麟,医院的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院长,而上了年纪的港城人则喜欢喊他小孩神仙

刘一麟——儿科专家、医学博士,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始人、首任院长,我市现代医学奠基人……一串串光环下,是一代名医在救死扶伤的漫漫征程之中,在历史的循环更迭之中,在一声声啼哭与欢笑声中,成就的一部写满大爱与奉献的杏林传奇。

 

风华正茂

港城首个医学博士

 

19086月,一个男婴在东海县浦南乡富安村(现为海州区浦南镇富安村)呱呱落地,他就是刘一麟。

“富安刘”在当地是个大姓,刘一麟出身富裕家庭,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少爷。他自小聪慧,读书十分出色,用现在的语言来形容,是一名“学霸”。

刘一麟6岁就入私塾读书,1921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十一中学(海州师范、海州中学前身)学习,因学习成绩优良而提前一年毕业。他报考了上海国立同济大学医学系,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前三年攻读德语,后四年学习医科。

1925年,刘一麟就读上海同济大学的第二年。当时的中国贫病交加,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作“东亚病夫”,刘一麟心中一直很难受。当年五月,上海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刘一麟怀着满腔热血参加了在租界举行的反帝宣传示威运动。

“打倒帝国主义,收回外国租界”,刘一麟行进在队伍中,大声喊着口号。忽然,一阵枪声响起,英国捕头爱伏生调集巡捕,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在目睹了13位青年倒在了帝国主义的枪口下后,刘一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从此以后,他立志于学医,走上了埋头读书做学问、医学救国的道路,来拯救国家和人民大众。

1931年,刘一麟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应聘任上海宝隆医院医师。第二年,他自费留学德国罗斯托克大学。

1933年,刘一麟转入德国汉堡热带病研究院攻读博士,研究课题是《寻找布氏杆菌和真菌的嗜菌体》。他在成百上千的病例中寻找,终于在一位患波浪热的病人粪便中发现布氏杆菌的嗜菌体。这一发现填补了该病防治的空白,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刘一麟也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当时,他刚刚25岁,到该研究院仅4个月。

对这样年轻、才华横溢的医学优秀人才,研究院的领导和教授们进行了诚恳挽留。然而,心怀故土的刘一麟没有留恋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婉言谢绝。他在德国汉堡大学爱明电病院进修小儿科、神经科各3个月后,毅然于193310月返回祖国并回到家乡连云港。

 

赤贫免费

创办益龄医院回馈乡里

 

时间回到193626日,在当天的《新海报》上,人们发现有一则《益龄医院广告》,其中申明:“赤贫免费”。

“这所医院穷人看病免费!”一时间,劳苦大众奔走相告。

原来,刘一麟回到家乡后,为了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父老,打算创建一所医院。建医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刘一麟既缺少启动资金,又没有房屋。在困难面前,他没有丧失信心,先后向中国银行和聚安盐号贷款4000银元,在刘氏家族和岳父张氏家族集资2000银元。为了解决医院用房问题,刘一麟利用父亲刘振殿开设的商店旧房(位于今海州区民主路老街),共楼房28间,平房26间,按医院要求重新设计装修。

193461日,益龄医院正式开诊营业。这也是现在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

刘一麟办医院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祛除疾病,解除痛苦。益龄医院设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4个临床科,刘一麟任院长,并负责内科、儿科主诊。外科聘请南通医学院毕业后又留学日本的路忠平负责。妇产科聘用江苏省立镇江助产学校毕业的冯自新女士负责。全院共有职工30名,医院设有手术室、药房、检验室,备有德国产的显微镜一台,有病床40张,门诊量每日50100人次。

益龄医院正式开诊以后,是东海、赣榆、灌云、沭阳等周边地区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好的一所民办医院。当时海属地区霍乱、天花、黑热病、麻疹、伤寒、白喉、猩红热、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病常年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益龄医院建立后众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刘一麟深受群众的信赖和爱戴。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4月,日本飞机时常轰炸海州等地,刘一麟只好去灌云县杨集镇德兴庄避难,同时继续为周边村民群众治病,使不少黑热病患者获得新生。

在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刘一麟颠沛流离:1941年赴上海行医,19452月在扬州开设诊所。在扬州行医时,日伪当局要他出任海州义德医院院长,他断然拒绝,并写信告诫家中亲友:“如果自己的家中有一个人那样做,将来祖祖辈辈见人就抬不起头来。”抗战胜利后,他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要他出任苏州一个从日本人手里接管过来的医院院长的聘请。直到1947年春他才回到家乡重开“益龄医院”。

 

妙手仁心

走向光明之路

 

1948年,对于刘一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经历了人生最重要的抉择。

这一年秋天,海州解放在即,不少达官贵人因为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纷纷逃离。作为一个有产者,一个颇负盛名的绅士名流,走还是留,摆在了刘一麟面前。

“听说共产党专门革有钱人的命,你留下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许多亲朋好友纷纷劝他离开。

走还是留?

在此之前,刘一麟曾接触过不少进步人士,从他们身上,刘一麟对于时局、对于中国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认识。他深信,中国共产党会给他以及所有的中国人民带来一个光明的前途。

所以,刘一麟没有丝毫犹豫,他命家人紧闭两扇黑漆大门,端坐家中,不为别人的劝说所动,投向党和人民的怀抱。

1950年,刘一麟毅然带领益龄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并携带所有药品、医疗器械及家具参加由市总工会创办的工人医院,亦即发展至今天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并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职务。

由于刘一麟精于阅读德、英文字,从中学习外国经验,从民间学习,从祖国医学中汲取营养,并及时传授给医生,指导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因此,在他的带领下,当时医院在儿科诊断、治疗若干常见病、罕见病,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医者父母心,刘一麟对待病人宽厚、仁慈,为那些没有钱的病人自掏腰包看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一生都献给了卫生事业。

有一次,刘一麟在儿科白喉病房查房时,碰上一个患儿全身青紫,口唇苍白,他立即吩咐准备做气管切开手术,自己则马上对患儿做口对口吹气抢救。白喉是烈性传染病,没有特殊疗法,死亡率极高,作为儿科专家的刘一麟对此一清二楚,可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对患儿进行了口对口吹气抢救。后来,手术顺利进行,患儿得救了!

当年,在缺医少药少设备的情况下,刘一麟总结出的“及时口对口吹气辅以胸外心脏按压”法,不知挽救了多少患儿的性命。

妙手仁心,大爱无疆。在港城,刘一麟的故事一直被传颂着,一声“刘大爹”叫出了人们对他的无比爱戴。他是“建国60周年感动港城十大人物”,是港城医学界的一面旗帜,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文章录入:hzgh | 浏览次数:15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海州高中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