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北京访沈氏姐妹

作者:hzgh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18-05-15

北京访沈氏姐妹

 刘风光

 

“太和访贤士,残简藏乾坤。燕幽朔风疾,灞桥昆明春。”——这是我在抵达北京后发给成章兄五言中的前四句。我在故宫拍了保和殿与太和殿的照片——这是沈云沛殿试和钦点翰林庶吉士的地方,尔后便在其西边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清史档案中的沈云沛......

下午2点吧?沈又南的女儿周启瑜来电告诉我,说她从昌平已经赶回北京,征求了她妈妈的意见,同意接受我的采访。我一听便马上离馆。

周绍良和沈又南结为伉俪,启瑜是他们的女儿。绍良乃民国两任财政总长周学熙之孙,著述等身,博学而治学严谨,是我敬重之人。04年谋定拜访,然因故延宕至07年。天不假年,绍良大师竟在05年驾鹤而去矣。我不由喟叹,他带走了沈家多少秘密啊?周家和沈家乃世交,沈云沛之孙女沈又南,国学造诣很深,深知家族渊源,但毕竟94岁高龄,能弥补我这个缺憾吗?之前,启瑜先生说,这些年来,她妈妈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从而拒绝接受任何采访。谁知她这次从昌平到了北京后,她妈妈欣然同意接受我的采访。不过启瑜先生一再叮嘱我:千万不能多问话。

出故宫西华门,高耸壮丽的城门,三百年的阳光在金黄色的琉璃瓦上匆匆流淌而过。数不清的乌鸦在城门前高大的树上盘旋,“啊——啊——”地叫着落在城门的飞檐上,给这神秘的紫禁城平添了几分苍凉。

我不由感叹:自以为宇宙和世界中心的、自我封闭的紫禁城啊,你睁着眼睛,却把皇宫虚幻的镜像当成了真实,而一场鸦片战争褪去了你虚弱不堪夜郎自大的外衣,其后列强的瓜分和争夺,在坚船利炮面前,刀枪剑戟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三千年来之大变局,古方难医新症,自欺欺人的“春秋大义”,在西方“人有道德而国无道德”的哲理下竟是如此的苍白,可悲可叹!而就在这里,就在眼前的紫禁城,海州的沈云沛,一个孤独的、无奈的先行者,和一帮有识之士,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啊?我的足迹几乎遍及海属地区,在茫茫人海中寻觅,我赴京,在尘封的残简断篇中查阅,不就是要告诉世人一个真正的、真实的沈云沛么?

驱车至晴冬园,进了沈又南老师的家。又南老师斜卧躺椅,白净无暇的脸庞,白发,端详而娴静,94岁,仍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气质和贵族的派头。我坐在她的右侧:“沈老师您好。”她微微点头细声道:“你回海州了?”“回去了,张志民老师知道。”“嗯,那时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说着微微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我们又说了几句,又南老师的大女儿周启璋朝我看了一眼。我明白她的意思。

“沈老师,请教两个问题,令尊是谁?”“沈仲长。”“沈蓚?”又南老师点点头。“沈志有是谁?”“沈蕃。”——我的推断被证实了:“沈老师,和您合张影,在《沈云沛传》上刊登可否?”“好。”于是,启璋先生给我们拍照,连拍了三张,又南老师要更正坐姿,被我劝阻。

我不能多问,因为启瑜先生告诉我,四姨会代替她妈妈向我介绍情况的。

“四姨”就是沈云沛的孙女、又南老师的四妹沈尺卿,中国第一代女围棋手。建国前,沈蕃应总理电邀北上参加全国政协共商国是,尺卿随六叔一起来到京城,入华北革大深造,不久和其大姐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

尺卿老师年近80,富态端庄,一种活力,一种乐观,一种矜持和美丽:“你说海州话。我要听海州话。”于是,我用海州话和尺卿老师谈了2个多小时。其中偶尔又夹了普通话,尺卿老师马上道:“说海州话啊,我47年离开的,就想听海州家乡话,家乡的话亲切啊。”尺卿老师的话使我热泪盈眶——我是容易被感动的那种人,被真诚,被乡情而感动,在我的感动中,尺卿老师讲了沈云沛、沈家……而这些,我都在清史档案中,找到了光绪和宣统皇帝的朱批。这些,我都会在《沈云沛传》中向世人作出交代……

夜幕降临,北京是人的世界灯的海洋。当尺卿老师把我从餐馆送出告别的时候,我拉着她的手竟没有说出一句感谢的话。也许,应该感谢这个世界,感谢生活,给了人世间的亲情、友情,以及真实与真诚——我在《沈云沛传》的采访中,好多的人,好多的事,无时不使我感动……

文章录入:hzgh | 浏览次数:15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海州高中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