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沛与海州高中
沈云沛与海州高中
校史研究室徐修成
112年前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六,雨水),由120多人组成的队伍,举着龙旗,吹着喇叭,敲着锣鼓,排队行在海州大街上,他们没有唱《大清学堂歌》,而是放开喉咙高唱李叔同于上年创作的《祖国歌》:“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谁与我仗剑挥刀,谁与我鼓吹庆升平!”他们途经临洪门、东门、甲子桥、镇海楼、十字街、西门、市桥,一路向北,路过堂长家门口,然后经北门,折回老海州石室书院,这是海州中学堂师生在首任堂长沈云沛带领下举行的学堂成立仪式的一个场景。师生一路高歌,引来众人围观,歌声响彻在海州上空,夹杂着海州腔、赣榆腔、沭阳腔,从此,海属地区有了现代意义的学堂,歌声宣告海州官立中学堂正式成立。
歌声嘹亮,我想起了被清朝商部称为“中国商界之嚆矢”,“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的沈云沛先生。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各府必设一所,须先就府治或直隶州治由官筹费设立一所,以为模范,名为官立中学。”3月下旬,清政府派遣大臣分赴各地巡视开办各类学堂进展情况。沈云沛奉命至鲁南、苏北各地巡视。沈云沛巡视重点是海州,他要在家乡率先创建一所新式中学堂。
沈云沛与海州直隶州知州张景祜,以及学正黄道传等商谈创办海州中学堂事宜。
沈云沛至海州后,通过几天的商谋,议定校址:海州石室书院。
对于上年11月奏折第一条规定的:“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提出教员“或聘外国人为教员,或辅以曾学外国师范毕业生”沈云沛认为此条不切合海州实际,若不体察实际勉强执行,海州新学堂势必夭折。沈云沛审时度势,确定海州暂缓创办师范学堂,将创办普通中学列为首要,师范延后,视情在中学堂开设师范科,此为两全其美之策。
在彼时,沈云沛能从海州实际出发,有违圣上旨意,的确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为此,沈云沛禀报好友、学部大臣张伯熙,据实陈述,分析利弊,得到学部首肯。
对规定的“所有教务职员,至少每星期须上堂听课三次。”沈云沛认为在师资紧张情况下,不利于教学。朝廷规定之初衷,在于要求教务职员多加学习,深入实际,掌握情况。而采纳以各自研求“《教育学》、《学校管理法》、《教育行政法》、《学校卫生法》、《师范讲义》、《学务报》、《教育丛书》,凡从事教务之人必须考究研求”之途径,同样会使“所办学校不致于凌杂无序。”不难看出,沈云沛不搞“一刀切”,考虑到学校实际、教师实际,注重提高办事效率。
确定海州中学堂“尤重在考核学生品行采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同记分数。其考核之法,分言语、容止、行礼、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沈云沛考核学生强调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在评价学生方面具有远见卓识。
在国学课程设置上,奏折规定各地可自编一些教材作辅助之用。据此,海州中学堂采纳“注重读经以存圣教……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略闻圣教之要义,方足以定其心性,正其本源。”课本:“《礼记》《周礼》,则止选读《通儒节本》。《仪礼》则止选读《最要》一篇”沈云沛重视传统文化,同时结合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现在看来,依然有借鉴意义。
“……必勤习洋文。今日时势不通洋文者,于交涉、游历、游学、无不窒碍……”
沈云沛强调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主张洋为中用,确有先见之明。
海州中学堂对“大清教育法令”中之“参考西国政治法律宜看全文”、“学生不准妄干国政”、“师生员役均禁不良嗜好”、“学生冠服宜归画一。学生衣冠裤带被褥,俱宜由学堂制备发给……”、“皆学官音……教员均以官音讲解,虽不能遽如生长京师之圆熟,但必须读字清真,音韵朗畅”,并对学生奖励、生活补贴、斥退学生、转学、学籍、食堂建造等等,一一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今天看来,沈云沛对于学生常规管理的规定,实行标准化管理,规范师生言行,对提高办学水平、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重要意义。
沈云沛夙夜在公,精心筹划。1906年,海州中学堂正式创建,沈云沛接受海州知州张景怙所请,为海州中学首任堂监(校长)。学政黄道传任舍监(总务主任,沈云沛姐夫),学生120名,其中海州籍80名,赣榆、沭阳籍各20名。这是海属地区中国废除科举后首批创建的中学堂。
歌声萦绕,沈云沛先生办学时的话语犹在耳畔回响。培才以学校为先,行政以法律为本(《电政规章》);多培一班人材,即为国家多保一分之权利(《奏凯交通传习所大概情形折》);英文生兼习法文,法文生兼习英文,以收互用之效(《奏凯交通传习所大概情形折》);赶办学堂,培养真才,为正本清源计(《奏特参铁路贪劣职员折》);守洁才长者,量加奖励,酌于加薪;品行不端,即才具优长,亦必立于撤革,尽法惩治。(《奏特参铁路贪劣职员折》)。沈云沛一心一意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全能之才,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歌声低回,我想起沈老先生两首诗: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晚年沈云沛有一次回海州中学堂,遇到老友,潸然泪下,口占一首思乡之作,恰恰反映了他晚年有着不一样的思乡之情,虽然病老京城,但仍念念不忘家乡。
最后我们用沈云沛先生晚年的另一首诗作为他一生的总结:十载繁华醒后梦,万方患难死中生,手把寒梅说身世,百年同汝儿枯荣。凄凉、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今年是沈云沛先生逝世100周年,我们深深怀念他、纪念他,这对于今天的海州高中建设高品质高中、学校获得高位发展、助力学子培养合理人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海州高中创始人——沈云沛,海州人民、海中师生永志不忘!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