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东海中学师范科的老校友——张蘩
在灌南县老县中对面的一座普通居民楼上,住着一位经历不平凡的老人张蘩,她今年91岁,银丝满头,精神矍铄,口齿清晰,一举一动都显示着她与众不同的修养。她是惟一健在的1929届东海中学师范科校友,她曾与李超时、惠浴宇、吕继英等一起参加海属地区党组织的创立活动,凭着一腔热血投入救国的洪流中……
■1919——新坝
张蘩出生在新坝,新坝离海州城30多里路,是锦屏山南的一个重镇,与灌云、东海、沭阳三县相邻,明清时新坝曾是经济繁荣的地方。
新坝街上姓张的最多,张蘩父亲名叫张宝棻,是一名落第的书生,生三子一女,他对幼女非常疼爱,取《诗经》“召南”中的名句“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女儿取名“蘩”,是一种供在宗庙里的白蒿的意思。张宝棻身居偏远的乡镇,虽然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学识渊博,思想非常开明,他崇拜孙中山,喜读《申报》,他带头将新坝街上最大的庙宇——天后宫中的塑像扳掉,建起了一所学校;他自办“新坝邮局”,并代卖邮票,将外面新的思想不断传到家乡来。张宝棻要求女儿不要裹脚,并亲自教授女儿古文,张蘩年仅6岁就能背诵十几篇古文。
1919年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思想交替的时刻,远离城市,地处几县交界的新坝,治安状况极为混乱。百姓生活穷苦,土匪出没,以“抬财神”为业,就是将有钱人家的孩子绑架走,勒索财物。张蘩家并不富裕,可是也引起了别人的注意。许多邻居都劝张宝棻赶紧将张蘩送到乡下去躲躲,一个小姑娘在家不安全,于是张蘩被送到了离家几十里路的姑母家。姑母家住在周圩,也是书香门第人家,几个儿女都在上海等地读书。周家有个表姐叫周增叶,与张蘩年龄相仿,周增叶家里有许多书籍,特别是“唐诗”、“宋词”,让两个女孩如获至宝,两人天天在一起背诵。
张蘩回忆到这里,就随口背诵起白居易的《长恨歌》来,背得那样流利,那样自然,仿佛这首古老的诗歌已经融入到她的生命里:“汉皇重色恩倾国,玉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1928——东海中学
幼年的张蘩远离父母的照顾,寄居在周圩、板浦等地亲戚的屋檐下,书籍成了她最好的朋友。
年纪稍长,表姐周增叶也要出外念书了,正巧美国传教士在海州西门外白虎山下,开办了一所专门招收女子就读的教会学校——乐德女校,周增叶的父亲周少荃开明地将女儿送到了海州去念书。吃住就得靠亲戚帮忙了,海州城内周家有一个亲戚叫冯轼之,他的女儿冯若愚与周增叶年纪相仿,也正在读书。和冯轼之一说,冯家非常热情,周增叶就住到了冯家,在海州读书了。张蘩的父亲见人家的女儿进城读书,当然非常羡慕。
1927年秋,原设在灌云县(板浦)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和设在海州城内的省立十一中学合并,成立东海中学,全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区立东海中学。并任命时任中央大学学区视察员的董淮(渭川)为东海中学第一任校长。1928年春,省立第八师范和省立十一中学的学生都接到东海中学的通知,一律到设在海州的省立十一中学校址复学。当时的东海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高中部又包括普通科和师范科。东海中学同时招收新生,这个消息传来,十四岁的张蘩盼望着和表姐们一样能到外面去读书,张家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同意让女儿到东海中学去考一考。
想不到,张蘩一下子就考上了东海中学初中部,张宝棻和周少荃商量,能否让女儿一起住到冯家去,冯家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十四岁的张蘩进入了当时海、赣、沐、灌最高的学府——东海中学就读。
当时的东海中学实行男女同校,这在海州地区中等教育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校长董准思想进步,积极工作,励精图治,力争要把东海中学办成第一流的中学。他聘请了一批思想进步、知识渊博的老师来东海中学任教。教务主任卢郁文、训育主任屈凌汉等,是董校长的得力助手。在董校长的领导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睦相处,呈现一片新气象。张蘩的班主任张霞飞,徐州人,教国文,待学生和和气气,一点不像旧私塾老师那样一脸严肃、动辄训斥。他对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都加以鼓励和支持,张蘩记得他在自己的作文后面批着:“有冰心雏形……”这句简短的批语温暖了张蘩一生。
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在背后常根据老师的特点,描述老师的形象。李遇安和杨文敏是一对夫妻,李遇安教国文,杨文敏教音乐,杨文敏是南方人,说话比较快,学生就说是“叽哩哇啦杨文敏”,李遇安呢,也被学生称为“仰面朝天李遇安”,可见李遇安走路一定头仰得高高的,不注意看人。植物老师姓“黄”,学生就背后称他“YELLOW,YELLOW(也娄)”。教务主任卢郁文,讲话时喜欢借助手势,双手不停地摆动,学生就说他是“摸鱼演讲”法。
张蘩住在冯若愚家,冯家住了许多和她一样的外乡女学生,这里简真成了女生宿舍。除了冯若愚,还有冯若愚的妹妹冯志新,来自沭阳的吕继英,来自东海白塔埠的冯菊芬。冯菊芬喜欢唱京戏,张蘩叫她“五姐”,俩人非常要好。每天早上,张蘩和同住的姐妹们一起从海州上崖头出发,沿着海州的主要街道到东海中学上学。校长办公室门前有一口钟,钟声响起来,周围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见。
当时的东海中学人才济济,有后来担任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有建国后担任上海市政府秘书长的吕镇中,有成为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的朱智贤,有教育家刘百川、杨汝熊……
■1929——海州
1928年,江苏省委派李超时、宋绮云来到海州,找到东海中学师范科的共产党员惠浴宇,共同商量在海州建立党组织的事情,他们在白虎山上开会,成立了包括东海、赣榆、沭阳、灌云的中共东海特别支部。惠浴宇根据特支的要求,成立了东海中学支部,发展了吕镇中、武同儒、吕继英、冯若愚等一大批青年学生入党。惠浴宇成为当时学生运动中的风云人物,而冯若愚、吕继英在女生中也起到了领头作用。冯若愚、吕继英将女同学组织起来,组成共青团小组进行学习,她们就在冯家过道大门旁的西房里开展活动。张蘩也是小组的成员,大家都有自己的代号,张蘩叫“C5”,也就是C组第5号的意思,至于A、B组都有哪些人,张蘩就不知道了,她只知道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