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问渔与湄江吟社
一九四三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取得重要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渡过最艰难的时期开始酝酿转入战略反攻。灾难深重的万里神州,地火奔突,渴望巨变。在远离前线的大西南,在黔北一隅的湄江岸边,悄然诞生了一个叫着《湄江吟社》的小小文化社团,聚集了旅居湄潭的几位杰出的知识分子,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举办雅集八次,创作了二百多首古体诗词并结集印行,成为大后方的一抹亮色,亦成为抗战中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事件。
“湄江吟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就是旅居湄潭、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江问渔先生。他是从我市走出去的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我国职业教育的开拓者和文化学者。而诗社的主要成员则是西迁湄潭的浙江大学教授。
抗战初年,为避战乱,为保留知识精英并为战后复兴准备人才,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经过4次转迁,最后到达贵州遵义、湄潭,直至抗战胜利。在贵州办学的七年,被称为浙大历史上光辉的七年。在此工作和学习过的有一大批中国知识界的精英,其中五十多人解放后成为两院院士,他们的主要科研论文在这里问世,成果赫然,彪炳史册。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羡称西迁的浙大为“东方剑桥”。
在浙汪大学的教授中有一对年青的夫妇,他们就是江问渔的长子江希明和长媳徐瑞云。江希明夫妇双双毕业于浙江大学,又一起赴德国留学,分别获得慕里黑大学的理学博士和数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两人又一起受聘母校浙江大学任教。此时江问渔因病痛暂时离开西迁重庆的中华职教社,随儿子一家在湄潭生活。也就是在这里,他与同样爱好古典诗词的一批浙江大学的教授相识,共同的际遇和相似的经历让他们走到一起,催生出“湄江吟社”这朵大后方的奇葩。
菁英荟萃 大家雅集
离开沦陷区和战火纷飞的前线,浙大的教授们突然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平和与宁静,繁忙的教学之余,他们渴望文化生活和精神寄托,所以一经提议,“湄江诗社”这个小小的文化社团就应运而生了。“湄江吟社”是诗人的家园,是传统文人的家园。其成员初期七人,后增加至九人。看看他们当时的身份和经历吧:
江问渔,江苏灌云人。二十年代毕业于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曾任苏、豫两省教育厅长,中华教育社办事处主任,时为“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三十年代初即有《文字学大意》、《伦理学大意》、《中国诗学大纲》等多部专著问世。
王季梁,浙江黄岩人。中国化学史研究和近代分析化学的开创者。1909年,1934年两次赴美留学。任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研究员,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时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
祝廉先,浙江衢县人。1908年以优等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曾任浙江省教育会秘书长、燕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有《两浙诗学源流》、《四声概要》等专著。
钱琢如,浙江嘉兴人,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先驱。1908年起先后入读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获硕士学位。1928年任浙江大学首任数学系主任。有《中国算学史》、《古算考源》、《中国数学史》等开创性的专著。
胡哲敷,安徽合肥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有《史学概论》、《老庄哲学》、《曾国藩》,《陆王哲学辨微》等著作。
苏步青,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著有《一般空间微分几何》、《计算几何》、《拓扑学初步》等多部专著。
张鸿漠,江苏泗阳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受聘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浙大农场场长。
刘淦芝,河南商城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赴法国、美国留学,获俄亥俄州立农工大学硕士和哈佛大学昆虫学博士学位。抗战时期在贵州创建西南第一所茶叶科学研究机构并任湄潭实验茶场首任场长。
郑晓沧,浙江海宁人。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学校教授。时任浙江大学外文系主任。
看了以上“湄江诗社”的成员名单,你不得不被这豪华的阵容所折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当时中国大西南层次最高的诗社,就是放在全中国的范围内,可以与之比肩的诗社也没有几个。诗社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抗战胜利后乃至新中国成立后,仍然是各自专业领域的顶尖人物。譬如,江问渔1949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教委员会副主任;苏步青建国后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淦芝抗战胜利后被政府派往台湾接收关系台湾经济命脉的糖茶业,任台湾糖业公司顾问和茶业公司总经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湄江吟社”九个成员中,竟然有六个并不是文科出身,从事的也是理工科的工作,诗词只能算是他们的业余爱好,除江问渔外,苏步青和钱琢如分别还有《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和《骈枝集》诗词专集问世。这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使我们在钦佩他们学识渊博的同时也为他们厚实的国学功底所叹服。
汉风唐韵 各擅其长
“湄江吟社”成立的当年,《湄江吟社诗存》第一辑编纂印行,共收入吟社八次雅集的225首作品。其中第一次雅集37首,第二次雅集29首,第三次雅集21首,第四次雅集24首,第五次雅集42首,第六次雅集24首,第七次雅集25首,第八次雅集22首。
在这八次雅集所得的225首作品中,各体皆备,既有古风体,又有格律诗,还有词作。在26首古风中,有五古、七古,还有杂言;绝句共57首,其中五绝22首,七绝28首,还有较为少见的六言绝句7首;律诗数量最多,其中五律8首,七律122首,五言排律一首。还有三位作者填词13首,涉及满江红、临江仙、南乡子、南柯子、水调歌头、贺新郎、踏莎行、青玉案、浣溪沙等词牌。如此丰富的体裁和形式,让你觉得仿佛进入一个大花园,桃红李白、魏紫姚黄,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每次雅集,形式也都不拘一格,充满趣味和变化。如第一、二次雅集,以一句古人诗句为韵,各人自由命题。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以“送春”和“试茶”命题,第五次又以吟咏湄潭茶场八景为题。伴随季节变化,后三次则分别以“夏日遣兴”、“湄江秋思”、“冬日吟咏”为题,或限韵或不限韵,让各人充分发挥,展示自己性情和特长。
在作品风格上,也是异彩纷呈,或豪放、或婉约,或平白亲和、或典雅隽永,让你充分感受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文字原同骨肉亲,乱离犹幸集嘉宾。
梦回故国烟尘暗,春到荒江花柳新。
白社一时多旧雨,青山何日送归人。
闲吟聊慰天涯感,珍重还将后约申。
这是在第一次诗社的聚会上,江问渔的一首七律。诗社成立,旧雨新朋相聚本是快意之事,可是故乡战火依然,何时才能登上返家的路途?诗句表达作者身居异乡渴望归程的复杂心情,显得凝重而发人深省。
花发芸苔遍野黄,东风容易送年光。
小桃岭上初含蕾,大麦田中渐吐芒。
遣兴正须寻好伴,游春难得遇同乡。
园林处处堪留恋,一路欢欣话短长。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场景,都是写的诗友聚会,农学院教授张鸿漠的七律却快意而欢欣。东风吹过,桃花红、大麦青,春意和诗意交织,诗句中透出的是一种大后方的安宁和闲适。
抒怀言志 击节唱和
湄江吟社共举行八次雅集,所得诗词二百五十多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厚重,涉及时政、风光、咏史、友情、感怀等众多题材。可以让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了解上世纪四十代的社会风情和知识分子的情怀。
1、充满情谊的互相吟酬。第一、二次雅集,诗友们兴致勃勃,虽是自由命题,但所作大多是对诗社的憧憬和对诗友的祝愿。唱和之间,充满情谊。
偶邀故侣集花前,小助诗情到酒边。
燕市醉歌余旧梦,湄江泛宅属吟仙。
盈颠白雪真耆老,双颊红霞美少年。
自是词坛有飞将,笔锋摩垒胜戈铤。
这是祝廉先的一首七律,诗社成立,让他不禁回忆起当年在燕京大学任教时高歌吟啸,亦对湄江吟社中的老友、新朋充满期待,希望大家小小的笔锋胜过锐利的长戈短矛。
王季梁五古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情感。在第二次雅集中他分得的是仄韵“鸭”字,虽有难度,但他却游刃有余:
提戈愧已衰,执笔可永乏。
辗转渡云岭,戴月涉江硖。
西南多故人,客里倍和洽。
传觞怯酒浓,分诗拈韵狭。
……
会能清神州,海内俱欢恰。
故乡家酿熟,归去飞杯呷。
澄江鲢鳜肥,钓竿任垂插。
更当扫蜗庐,为君下尘榻。
第四次雅集时,恰逢苏步青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大家也是一起赋诗祝贺,胡哲敷的七律代表大家共同的心意:
联璧增辉最可珍,流光厚积信斯人。
连枝树发根先固,并蒂花香满室春。
玉貌娉婷初引步,英姿卓荦逐芳尘。
绵绵瓜瓞谁堪似,又见双湄比目鳞。
2、忧国忧民的士子情怀。1943年的湄潭远离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也不在日寇统治的沦陷区内,似乎可以有几天安宁的日子可过。但是万里神州被敌人的铁蹄蹂躏,亿万同胞倒悬于水火,诗人们的心底一刻也未曾安宁,他们痛恨仇敌,悲悯人民,渴望胜利,所有的悲愤和呐喊都化作充满感情的诗行。
起看天地色凄凉,日月倒行入海底。
世间何物是江南,白昼相逢半人鬼。
山川长在泪痕中,事有难言天似海。
这是江问渔的七言古诗《悲歌行》中的六句,全诗三十句全用古人诗句集成,表达的是心中的悲凄和忧虑。诗成后,江问渔意犹未尽,再歌七章,长歌当哭、血泪迸发。“碧血青磷草木腥,六载惨痛何由洗!”表达了一个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满腔热血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
纤指弄哀筝,回首廿年一梦惊。记得轻寒离别夜,无声。春雨楼头坠早樱。何处诉衷情,锦字蛮笺写不成。纵许和伊通讯问,凄清。万里烽火客泪零。
这是苏步青的一首“南乡子”,如泣如诉,宛转低迥,表达的是对久别故人的思念和因为战乱而无法相见的无奈,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男儿离乡去从戎,杀敌捐生誓无悔”、“宵来渐觉罗衣薄,为问军前衣到无”、“乡关每日空翘企,烽火何日尽扫除。”吟诵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诗句,我们读到的是诗人们以身许国和渴望胜利、渴望和平、渴望安宁生活的心声。
3、大好河山的深情吟唱。在湄江吟社的诗友吟酬中,有大量的篇章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特别是对他们所在之处湄潭风光的讴歌。意境之美、辞藻之美,给你带来一种无比的愉悦。第五次雅集似湄潭茶场八景为题,得诗42首,也是得诗最多的一次集会,让你读后犹如跟随诗人走湄潭的山山水水之中。
王季梁的七律《虹桥夕照》中两联:
远山漠漠云疑树,曲涧淙淙水似潮。
夹岸新蒲迷药径,绕垣古木护茶寮。
江问渔的七绝《隔江挹翠》:
隔岸看山景不同,好山何必过江东。
波心欲撼层岚影,白鹭一双飞碧空。
刘淦芝的七绝《竹坞听泉》:
蜿蜒荒径临溪水,闲坐幽篁听野泉。
月上东山银露冷,为贪此调竞忘眠。
这一首首诗歌展现的美丽画面,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夹岸新蒲、绕垣古木”,让你感受的是一种幽深、宁静的美。“波心撼影、白鹭双飞”则让你感受的是空灵、悠远的美。“闲坐幽泉、月上东山”又让你如同走进唐人王摩诘的诗画世界。
4、催人泪下的思乡情怀。湄潭偏居西南一隅,办学条件简陋,物质生活匮乏,然而战火还在中国的大地上燃烧,敌人的铁蹄还在践踏华夏的大好河山。家山远隔千里,亲人更在何方?因此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就成为诗人们吟诵最多的题材。
“忧时对酒频看剑,何日回车东海滨?”张鸿漠的诗句,沉雄中透出的是对远离故土,不知何日可以归去的无尽忧虑,“安得乘风返乡国,竹窗一几话松筠。”王季梁的诗句看上去不那么沉重,其实抒发的亦是对归程的未知和无奈。“东望家国数行泪,南来驿使几封书?”胡哲敷的诗则表达的是故乡不可见、信息不可达的悲伤和忿慲。江问渔的《悲歌行七章》则集中了对故乡的怅望,对亲人的忧虑和想念,读来让人一击三叹,不能自已:
柳绿翠拂湄江水,天涯惆怅远游子。
昔居沪海十一年,今隔烟尘七千里。
三月吴淞翦绿波,全市居人愁欲死。
宛转哀号等鹿豕,万钱难得半斛米。
我有娇儿困于彼,日夜思之痛靡已。
呜呼再歌兮日移晷,泪眼望穿书一纸。
如此特殊的一群诗人,如此独特的经历,表达的是如此丰富的内容,作品的水平又如此地不同凡响。因此,说“湄江吟社”是抗战时期大后方一道绚丽的文化风景、文化奇迹也就毫不为过了。
诗坛骁将 吟社主盟
江问渔作为“湄江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对诗社的活动倾注了热忱和心血。但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当事人的一一故去,对这段历史了解的人越来越少,许多本来清晰的事情也开始变得不那么清晰。如有的研究者因为“湄江吟社”的主要成员是浙江大学教授而认为吟社是浙江大学的社团,称之为“教授诗社”,有的人还提出“湄江吟社”的倡导者和发起人是浙大的苏步青和钱琢如,忽略了江问渔先生的存在和作用,这显然是不准确和不公平的。其实江问渔成为诗社的发起人和日常活动的组织者并非猜测,也非偶然。
首先,在《湄江吟社诗存》中已经有明确的记载。《湄江吟社诗存》是诗社八次雅集作品的总汇,正如“编印例言”所言,“在记存一段文字,因缘藉为他日雪泥之证。”诗社成员、浙大中文系主任祝廉先在第一次集会的《喜赋二律敬呈同社诸君子》前有一小序:“癸未孟春问老招集同仁于其客邸成立湄江吟社。”一是“癸未孟春”,二是“问老招集”,三是“于其客邸”,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疑议。在祝廉先的另一首诗前还有一则小序:“二月二十八日,问老主持首次社课,分韵得‘边’字”。第一次雅集在江问渔自己的诗作前亦有一段文字:“民纪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与浙江大学同仁约为湄江小集,议组诗社。”是江问渔与浙江大学同仁“相约”,也就是发起,而不是其他别人。
其次,以江问渔当时的名望和年资,诗社的发起者和召集人也是非他莫属。江问渔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这是抗战时期成立的最高政治协商机构,第一届参政会的参政员全国也只有149人,中共方面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也只有七人,而江问渔作为无党派代表成为其中一员,政治地位不可谓不高。江问渔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曾任苏豫两省教育厅长,三十年代即有诗学和文字学方面专著问世,同时,江问渔年龄已经五十九岁,在九名诗社成员中仅比出生于1884年的祝廉先小一岁,可谓德高望重。按照中国人敬重尊者和长者的传统,江问渔也是诗社最合适的发起人和召集者。
其三,从在诗社中发挥的作用看,江问渔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先看作品的数量,《湄江吟社诗存》共收集作品255首,其中江问渔的作品就有58首,约占23%,数量最多,比数量第二的祝廉先多15首。第一次雅集得诗37首,江问渔一人就奉献16首。再从诗作的体裁、形式看,江问渔的诗作涉及五古、七古、集句、五绝、六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多种体裁,非任何一人能及。从作品的水平来看,也是略高一筹。江问渔的作品同时继承汉唐诗歌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既沉郁顿挫,又挥洒自如,极具艺术感染力。在《湄江吟社诗存》作品中,尤以组诗最有特色,第一次雅集,就创作了《湄江春游词七章》和《春日湄居杂咏》七首。第二次雅集奉上《湄江水歌》七首,洋洋洒洒,84行,588字,堪称湄江吟社第一篇。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雅集,更是创作了五言古风“湄居冬日杂感十首”。如歌、如吟、如泣、如诉。充分展现了江问渔在传统诗词方面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才华。
江山依旧,岁月荏苒。江问渔这位出生于海州大地的知名民主人士和文化学者离我们而去已经五十多年了,当年他在西南边陲的这一段文化胜事在大家眼前也已经逐渐模糊。但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在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业中、在文化事业建设的征程中,先贤的的光辉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行。
让我们记住六十八前一个小小诗社,让我们记住那些催人泪下的动人诗篇,让我们记住那些让我们崇敬的诗人,让我们记住诗人中有我们的一位乡亲——江问渔。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