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视界决定境界:沈云沛实业之举成就溯源

作者:李南亮 | 来源:论文评比 | 时间::2021-10-22

视界决定境界:沈云沛实业之举成就溯源

李南亮

【摘要】

沈云沛(1854年-1918年),江苏海州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在清末民初内外困扰的乱象环境里,虽出生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熏染,但最终成为一名“绅商”,胸怀报国之志,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旋律,顺应实业救国的主流思潮,以高远的视界和宏大的格局,全心致力于兴办实业,试图通过商战,挽救民族危亡,取得极大成功,追根溯源,实至名归。他将自身的修为、家乡的发展、国家的荣辱、民族的复兴紧紧联系一起。

【关键词】  沈云沛  实业   溯源

沈云沛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全国的“实业巨子”和“商界嚆矢”,是因为其40余年殚精竭虑投资实业,不懈探索实业救国之路,并取得辉煌的实业成就。其实业之举立足家乡,走出海州,辐射全国,通联世界。表现为实施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大规模农工商实业投资,如鸿门果木试验场、海州种植试验场、锦屏山溥利和云台山茶叶树艺公司、硝皮制革总厂、海赣垦牧公司等。并根据海州地域民情开办小型多样的实业与商业网点等。还有陇海铁路的东段修筑与落点归属等。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揭开往昔的尘封,看看当时是哪些因素,有哪些条件成就了这位时代的巨子。

一、时代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感召

沈云沛生活在晚清民初千年变局的时代,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拓展工业资本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在半个多世纪里,屡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将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惊醒,他们开始关注时局,主张师夷长技和学习西方。为了应对当时内忧外患,实现自强求富,清政府开始了长达30年洋务自救运动,创办一系列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积极融入世界工业化潮流;甲午战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扩大税收,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及北洋政府都采取奖励实业政策等。这种国家政策的导向,大大激发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资热情,并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实业救国的理想,积极响应国家“设厂自救、振兴实业”的号召。沈云沛就是就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走在当时实业救国的最前列。

二、家国情怀和实业利益的驱动

“家国情怀”在中国古代文献最初这样表述,《孟子》记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记载,“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国情怀的核心是家与国相贯通,强调爱家向爱国的纵向转变。家国情怀本质上是一种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民族认同。这里的情感认同根植于对血缘、亲情和乡里的热爱和尊重,在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人心的功能。面对国家主权和国格人格尊严的丧失,沈云沛提出“谋实业以培天下元气,以开办实业为匡世救民”,主张实业救国,大办实业。当然除爱国之心使然之外,以沈云沛、张謇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多少受到当时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尤其是民用企业获取大量利润的刺激和诱导。作为清末著名实业家,沈云沛不忘成才成名以后回报和建设家乡,在海州先后创设了种植试验场、果木试验场、海州面粉厂、云台茶叶树艺公司等。他对家乡海州的最大贡献当属争来陇海铁路的出海口地位,1916年他主张将陇海铁路修到海州,提出临洪港是陇海铁路最近出海口,运输便利,且路程短、施工快、投资少、见效速等。其观点准确,论据充分。在他的力争下,最终陇海铁路东段修到了海州洪门,成为海州经济史上划时代大事件,从此海州成为中国铁路线上的一个新起点。他还重视教育,1906年在家乡创立海州官立中学堂,成为第一批“中体西用”的新式学校,从而实现了教育从旧学向新学、书院到学堂的转变。

三、家庭基业的经济支撑和初创保障

沈云沛祖父沈绶恩海州垦荒在五万亩以上,分布在南乡(灌云、沭阳一带)、西乡(东海北、东部与新沂东部、中寨东部一带)。但大多为盐碱或贫瘠之地,加之旱涝频发,遇到灾害绝收年份,佃户交不出地租,沈氏收租极为困难。因此,沈氏拥有的五万亩土地,虽然富足一方,但若要巨额投资实业,显然力不从心。沈云沛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对沈氏盐碱土地进行改造,此善举赢得了民心,历经三年初见成效和保障收益,创立犁户制代替佃户制,开创中国农村田地承包的先河,稳固增强沈氏经济基础。虽然继承父辈五万田亩家业,然而沈云沛并没有满足这样的资本,继续购买田地。意在通过购置新的土地,完善沈氏土地格局,为农工商业开发提供廉价而便利的条件。于是,在实行犁户制不久,沈云沛便以每亩三角钱低价购进锦屏山南至新坝、海州西大岭新浦之南贾圩、马跳等地。加之其前买下的蔷薇河北富安刘氏报废盐田、新浦东跳河两岸1500亩荒地等。海州、新浦周边田地均为沈氏所有。沈云沛实业救国之路从改革海州农业与地产入手取得显著成效,改造与购买土地为他实业投资积聚了巨大财力资源,占尽优越的人和与地利条件。

四、水陆运输革命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当时海州交通运输以人挑、推车、驴驮、马拉等为主。这种原始落后的运输方式,无法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较大规模的货物流通。沈云沛据此将水路运输作为沈氏贸迁的重要支柱。他利用自身处于海州盐运与商务之中,临洪滩堆积如山的盐坨,盐河上往来的盐船与货轮为他率先开展大规模水路运输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沈云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利用沈氏所占据的鸿门以及南乡堆房地理优势,兴建鸿门与六里河小圩码头。利用南北两个码头,沟通两淮盐运水路而直达湖广、中原等地。鸿门及小圩码头先后竣工,沈云沛又从江南机器制造局购置的三艘甡茂号火轮,名为“甡茂一号”、“甡茂二号”、“甡茂三号”。开创了海属地区乃至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路贸易之先河。兴建鸿门、小圩码头,建立甡茂船队顺应时代的潮流,极大拓展贸易范围,扩大沈氏实业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沈氏的水路运输,也为海州、新浦的对外开放与加强外部联系产生巨大作用。后来作为铁路大臣,1916年陇海铁路通至徐州以后,他主张将陇海铁路修到海州,提出临洪港是陇海铁路最近出海口。从此,海州再也不是海边小城,而是中国铁路交通线上的一个新起点,成为对外联系的窗口。对海属乃至整个苏北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五、社会资本的广泛吸纳和融资储备

1877年6月,沈云沛在海州中大街开办“甡银当铺”,并聘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会计和业务员。开初,甡银当铺为纯粹的典当兼理存款、贷款业务的传统经营模式。凡以物品为当物,客户以解决燃眉之急的,当铺则以不亏本为宗旨。对“死当”的物品当价公道,不讹人,取信于人;对取赎当物,按通行本金5分月息计算,超过协议规定三个月未能取赎的拮据者,不视为流当,不自行处理,仍按原协议本金5分月息计算。存款与贷款之利息额均按行规严格执行,声誉卓著,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到周边邻县。沈云沛开办当铺目的并非是开展普通意义上的典当、存贷业务,而是通过当铺兼理的存款、贷款业务扩大至汇兑,使“甡银当铺”具有钱庄的功能。这是云沛在开办实业过程中重要举措。作为实业巨子沈云沛,敏锐地意识到金融与实业、商业发展之关系。他在海州导贸迁之往来,于全国范围内开展商贸,没有汇兑功能的钱庄的支持是无法实现其梦想的。因此,将甡银当铺的对外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嬗变为具有汇兑功能的钱庄,是沈云沛实业发展的必然。甡银当铺历经五十余年,为沈云沛实业投资吸收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提供了源源不断发展实业的资金来源。

六、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

沈云沛之所以成为晚清民初位居最前列的实业巨子,取得巨大的实业成就。追根溯源,除了以上众多的因素和精明远见以外,还有与他对当时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密不可分。

1.社会名流的影响与示范效应。在沈云沛开创实业过程中,广交社会各类名流,纵观沈云沛实业救国之路,有两个人对其影响巨大,一是晚清重臣与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沈云沛在整合与利用的社会资源中,张之洞不仅从仕途上予以有形提携,而且从精神动力、人格魅力给予无形的内在感染。张之洞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河,以及其前瞻性、务实性的精神始终是沈云沛学习的楷模。完全可以这样说,沈云沛在晚清民初开办实业,成为中国公认的实业巨子,除了他痛感中国国力衰微,惟有开办实业与列强相抗之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外,张之洞的实业之路与敢为人先精神,使得沈云沛咬定青山、心无旁骛地在实业救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越走越宽广。二是通州实业巨子张謇,张謇与沈云沛是甲午同科进士,博得功名后分别回到家乡通州、海州。共同的志趣使两人交往频繁。沈云沛在海州首先酝酿的云台山麓荒地开发,就是受到张謇的启发。1895年沈云沛来访通州,张謇在日记中曾有记载:“雨辰自乙未至我家,观我蔬圃,感而为此,而大乃百倍之。”此后沈云沛即创设了种植试验场、果木试验场。从1895年至1905年,张、沈二人分别在通州、海州两地相互支持、发展实业,推动通州、海州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开启和推动苏北现代化的进程。  

2.绅商阶层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育之优劣决定社会地位,而教育优劣又是由家族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一些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家族,凭借其经济优势,让其家族子弟在进学方面占有无可争辩的优势,进而有所成就步入仕途,故通常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扩大和保持家族在地方的文化优势。在实业投资中,其文化优势所形成的无形资产效力显现,甚至被放大,于是使得这一类家族通常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使得实业投资速见成效,投资规模与效益,非一般人可比。沈云沛实业之路就是此种状况的代表。如沈云沛续弦沭阳吴氏,出身七世官宦之家,为进士、奉政大夫吴甸华孙女,户部郎中、按察使吴绍吉之女。吴氏兄、伯父、叔均在朝廷为官。吴氏家产万贯,地方势力强大。再如沈云沛与天津豪门、两任民国财政总长的周学熙过从甚密,进而与周学熙之父,历任直隶、山东,两江总督的周馥建立密切关系;又与周学熙得力助手、后任东海关监督陈惟壬成为挚友。沈云沛的孙女(沈仲长之女)沈又南与周学熙之孙周绍良指腹为婚。诸如此类的联姻除了门当户对外,大多应界定为政治联姻。

毋庸讳言,晚清与民初的绅商阶层,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贵族圈子。一群出身豪绅和具有官僚身份的中上层知识阶层,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享有朝政以及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话语权,把持了清末民初的政、商、学界。他们或通过通婚成为世交,或通过门阀、同窗、地域、乡谊、亲属、朋友、家族世系为纽带结成同盟,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从而把社会资源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而沈云沛就是这个相对封闭的贵族圈子之中坚。

3.海属地区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当时东海白塔埠冯氏乃苏北有名的豪绅;新坝的王氏、板铺的张氏,海州的姚氏均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家族,沈云沛与之结为姻亲;墟沟董氏乃海属地区有名的实业家族,实业大家董才卿与其弟董佑周同为沈云沛之实业督管共三十余年。沈云沛对社会资源之整合与利用所产生的效应和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作为全国的实业巨子、“商界嚆矢”,是他凭仗家族的经济实力与自己的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等所致,使其实业投资独领风骚,举世瞩目。这是在那个裂变时代,沈云沛实业救国之路的一个显著特点。

沈云沛,中国沿海滩涂开发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东陇海铁路的奠基人,海州师范学院创始人,海州近代史上出类拔萃的一代乡贤……。视界决定境界,魄力赢得魅力,格局成就人生。这些美誉就是其人生境界的彰显,是他的视界和格局成就其辉煌人生和高远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风光.沈云沛传记.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2.刘风光.沈云沛年谱.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4.李洪甫.沈云沛的海州实业[C].连云港:连云港文史资料. 2000

文章录入:hzgh | 浏览次数:15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海州高中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