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沛与詹天佑的交情
王春
摘要
后人在研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时,往往忽略了沈云沛这位给予詹天佑提携、信任、支持的清廷大员的作用。本文从京张铁路修筑成功的环境建设、詹天佑和沈云沛携手铁路事业发展和实业救国等方面略作阐述,明晰了沈云沛与詹天佑同事加同志的深厚情谊对詹天佑成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
沈云沛 詹天佑 京张铁路 交情
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京张铁路贯通后,詹天佑被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会员、英国北方科学与文艺学会会员。闻名海内外的詹天佑在建国后还进入了中小学课本。后人在探究詹天佑成功因素时,除却个人因素之外,往往提及袁世凯的提携[1]和梁敦彦的举荐[2]。其实,助詹成功的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沈云沛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沈云沛(1854年-1918年),字雨辰,号雨人。甲午(1894年)中进士后,自号东渔、东海赘民,曾被清廷赞为“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中国商界之嚆矢”,对江苏海州地区工商业乃至苏北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沈云沛应召赴京,先后出任农工商部参议、右丞;三十三年(1907年),被任命为农工商部右侍郎,同年,改任邮传部右侍郎。宣统二年(1910年)署理邮传部尚书。邮传部设立于光绪三十二年,“专管船、路、邮、电四政事宜,把以前商部管辖的铁路权力和地方各个督办大臣管辖的铁路全部收归邮传部,为朝廷第一重要之部”。[3,p75]詹天佑最为闻名的成就是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不难发现,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时间与沈云沛任职农工商部、邮传部多有重叠之处。但奇怪的是,在诸多詹天佑研究文章中,沈云沛三字几乎渺然不见踪影。北京詹天佑纪念馆、江西婺源詹天佑祖居纪念馆、武汉与广州的詹天佑故居的陈列也极少提及沈云沛。殊不知,詹天佑之功绩与沈云沛的提携、信任实则密不可分,因为他们不仅是邮传部的同事、上下级关系;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谱写了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艰辛与辉煌,也曾携手推进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与实践。本文结合刘风光先生的《沈云沛传记》等著作试就此作一简要叙述。
一、京张铁路的成功离不开沈云沛等努力构建的良好“软环境”
铁路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和象征。自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后,欧美国家就兴起了筑路的持续高潮。英国1890年全国性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公里,这在与相当于我国广西自治区的英国来说,其路网密度可见一斑。美国从1850~1910年的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而自鸦片战争至清政府灭亡共“修筑了9618公里铁路,其中9254公里是甲午战争后1895至1911年间修筑的,平均每年修筑544公里,而在此以前每年仅修建20公里。”[4]近代中国铁路事业远远落后于西方,究其原因,根本在于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国人的愚昧和恐惧造成的。由此闹出过诸如“马拉火车”这样愚昧之极的笑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认为:“如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于大局更有关系。”在这个负责大清外交事务的最高机构看来,不修铁路便是抵御列强侵略、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策略。不难发现,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糟糕的。
京张铁路于1906年开工建设,其时建设环境虽有好转,但并无根本性变化。1906年12月8日,詹天佑在致美国华盛顿中国公使梁诚时指出:“考虑到我是处在没有权势朋友相助的条件下,我干的还是不错的。我相信,如果不是由于英、俄两国的压迫, 以致使这条铁路不由这两国修筑就须由中国工程司修筑的话,则目前的职务就不会给我。”詹天佑这段话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京张铁路由中国独立修筑是“英、俄两国的压迫”的结果。为了控制中国北方,英国和俄国在京张铁路修筑上争夺十分激烈,最后同意如果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该铁路,英俄不在插手。其二,詹天佑有机会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也与上述情形有关。其三,詹天佑实际上撇清了自己主持京张铁路与袁世凯的关系。詹天佑谈及自己是在没有权势朋友相助的条件下主持京张铁路的。袁世凯虽然任命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但实际是出于统治者的需要。
上述背景说明京张铁路的成功除需要克服地理困难之外,营造良好的“软环境”也至关重要。作为清末非常开明、十分关心中国铁路建设的沈云沛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
第一,支持詹天佑事权专一。詹天佑一开始担任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和会办,陈昭常任总办,詹天佑在陈昭常去职后又担任总办,在其职权范围内“可以独断独行,无人制其肘”。中国是一个专制传统悠久的国家,人治色彩浓厚,主事者权力大小、是否集中专制对事情成败关系甚大。詹天佑作为会办时即有相当的财权,如“我们商定,支票由陈昭常总办或由我签字均属有效”。陈昭常去职后,詹天佑担任总办时更是享有独立的财权和人事权,由此詹天佑非常容易建立起高效、精干的工程技术队伍,形成合力做事,保证筑路的顺利开展。詹天佑津津乐道“团结是成功的秘诀”,事权专一无疑是重要原因。
深谙官场之道的沈云沛对詹天佑事权专一用心、用力。《沈云沛传记》有如下两段记载:
其一,时任商部典农司、右参议沈云沛曾向商部(其时铁路归商部主管,后商部旋改为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与铁路总局督办唐绍仪进言,京张铁路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总办当以陈昭常为最佳人选。这与唐绍仪不谋而合。(1905年)5月,上谕奏准成立京张铁路总局和工程局,陈昭常为总办,詹天佑为会办兼总工程师。陈昭常与沈云沛乃同科进士、同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后同供职邮传部,二人关系甚笃。陈昭常年少沈云沛14岁,办事果断干练。陈昭常任职京张铁路总办,沈云沛言于挚友道:京张铁路难度之大世界闻名。此路从路款筹措到设计、施工、管理均有中国人自己独立完成,故举世关注。此路成功寄希望于詹天佑,总办做好其后勤则大功告成。陈昭常以为然。[3,p165]
其二,(第166页)然继筑的南口至青龙桥关沟段之居庸关、八达岭地势险峻,坡度很大,工程非常艰巨。英国及俄国等认为中国人不可能自筑成功,国人亦为此担心。时任农工商部右侍郎的沈云沛约见詹天佑与沈琪等,了解京张铁路面临穿越军都山之难度,遂建议挚友陈昭常以大局为重,在丰台至南口通车后辞去总办之职,由詹天佑兼总办和总工程师于一身,以便其统筹全局进行调度安排。沈云沛荐举以关冕钧为会办,技师沈琪与俞人凤等技术骨干独挡一面,必大大促进京张铁路的建设。陈昭常欣然接受沈云沛建议,遂向邮传部提出辞呈获准(陈昭常于翌年被受督办延吉边务兼吉林省各军翼长)。[3,p166]
以上两段记载说明,沈云沛十分关心京张铁路的建设,不仅力荐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还时时刻刻关心铁路修筑的困难;也可以看出沈云沛利用与陈昭常的挚友关系,先是告诫陈昭常不要用总办的身份和权力干预、而是要积极协助詹天佑做好筑路的工作,后建议陈昭常去职由詹天佑兼总办和总工程师于一身,达到事权专一,“以便其统筹全局进行调度安排”。同时,这也反映出沈云沛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和爱国精神。
- < >
沈云沛于光绪三十四(1908)年3月11日奉上谕转任邮传部右侍郎,直接主管全国铁路修筑,把铁路与自己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沈云沛上任伊始,即于3月下旬对丰台至南口段进行勘察,对此段铁路工程大为惊叹、赞赏。回京后,呈文尚书陈璧拟擢升詹天佑充邮传部二等顾问,赏加二品衔。5月9日上奏:路务参议、候补道詹天佑现在总办京张铁路兼总工程师,自西直门至南口早已通车,前往勘察,桥道各工均臻完美,山洞全行凿通……劳勋卓著,拟请依充臣部二等顾问,并赏加二品衔,以资策励。光绪朱批:依议。
沈云沛夹片盛赞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之精神,奏请加任詹天佑为邮传部参议厅行走,兼任津浦铁路参议。光绪朱批:依议。[3,p166]
詹天佑官衔品级的不断擢升对于京张铁路“软环境”的创造是非常重要的。自古以来中国“官本位”思想深入人心,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个国情詹天佑是深有感触的,他曾非常直白地谈到做官的重要性:“在现在中国里,没有经过朝廷给予你一个官职,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情给你做。”[5]詹天佑作为一名地位不低的朝官,非常有利于与地方官的沟通与协调,要求地方办理筑路相关事宜大大减少了阻碍。在詹天佑的日记中,就有多处他和随从受到沿线地方官吏热情接待的记载。
凌鸿勋先生评论说:“詹公不是一个圣人,更不是一个超人。祗以其时政府用人不疑,环境配合的好,而又适逢用得其人,负责者得运用其智慧与经验,发挥团队精神,为本国工程师争一口气。功成名立,造福国家,自非偶然。”[6]此说中肯地道出了京张铁路的成功绝非偶然。作为主管铁路的商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的主要官员,沈云沛不仅不断地给詹天佑个人以肯定,他还在筑路经费、技术工人的选拔培养、组织建设、内外关系梳理协调等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从而保证了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建成通车。1909年10月2日,邮传部在南口举行了由沈云沛主持的京张铁路开通典礼。尚书徐世昌讲话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自行修筑的第一条高难度的铁路,一条伟大的铁路,一条志气路。[3,p167]反观后来由詹天佑出任粤汉、川汉铁路总工程师却失败事例,足以说明在近代中国营造自主发展环境的艰难。
二、惺惺相惜,詹天佑的进步离不开沈云沛的信任与提携
1.志同道合,共谱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的辉煌与艰辛
早在京张铁路开工之时,詹天佑和沈云沛就已经产生了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光绪三十一年(1905)9月4日开工,右参议沈云沛、商部尚书载振,以及唐绍仪、梁士贻等参加陈昭常主持的京张铁路插标动工仪式。沈云沛在仪式后约见詹天佑、沈琪、关冕钧、俞人凤等。云沛对詹天佑道:我和商部同仁完全相信眷诚(詹天佑字)一定能修好这条铁路。詹天佑道:这条路是我身家性命,一定不负大人厚望。詹天佑视京张铁路铁路为其身家性命,深深引起沈云沛的共鸣。[3,p166]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全线试运行。沈云沛撰折与徐世昌、汪大燮署名上《验收京张铁路工程折》,折中大赞詹天佑等人员:伏惟京张一线为我国铁路北干之起点,其居庸关、岔道城二处,汉唐以来,历经百战,夙称天险,鸠庀之初,外人每疑华员勿克胜任。迩来欧美人士远不看视,啧啧称道,佥谓青龙桥、鹞儿梁、九里寨三处省去洞工,实为绝技。……该路总办道员詹天佑总工程师,学优识定,经营缔造,沐雨栉风。会办道员关冕钧以及各段工程师暨执事各员,亦皆知此路为国家完全自筑之路,又为我国工程师名誉所关,咸能奋勉图终,创成巨业……”[3,p166]
沈云沛还曾奏派詹天佑充任粤汉铁路总理兼总工程师,以扭转商办铁路之弊端。20世纪初,商办粤汉、川汉铁路公司积重难返,铁路查勘、修筑路事、管理无人过问,但公司董事会选举却争权夺势不休,风潮迭起。京张铁路通车后,沈云沛认为詹天佑携修筑京张铁路之威望,赴任川粤汉铁路总理,对邮传部实施整治筑路弊端定当有所作为。经沈云沛面商后,詹天佑着意于家乡铁路建设欣然愿往。在詹天佑首肯下,沈云沛于宣统二年(1910)9月9日上奏《本部奏拟派粤路总协理折》,朝廷准沈云沛所奏:
……前据监察开会之广东劝业道陈望曾等禀称,公司遵照新章程开会报函,选举当经公司查验。择其得数较多之詹天佑等二十员列单,呈请臣部分别奏委等情前来。查臣部候补丞参詹天佑,熟悉路工,历有成绩,此次公举最居多数,叠据公司股东等恳请,堪以充派该路总理。[3,p192]
詹天佑充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几个月后,四川保路运动起,继而爆发武昌起义。粤路公司人心涣散,一些人员不辞而别,粤汉铁路修筑被迫停止。詹天佑修筑的粤汉、川汉等商办铁路,在其难度远不及京张铁路的情况下都未能成功非偶然。在中国当时那样的局势下,无论是詹天佑还是沈云沛试图以一己之力而挽狂澜是不可能的,故难有作为是注定的。[3,p193~195]这也加剧了沈云沛“铁路国有”的决心,《传记》认为铁路国有符合当时世界各国发展模式,进而肯定沈云沛此举。但亦有众多学者指出清廷的“铁路国有”剥夺了民间办铁路的权利,把和平的保路运动激化为武装起义,成为大清帝国覆灭的导火线。对于“铁路国有”向来仁智互见,在笔者看来,“铁路国有”虽有合乎世界情势的一面,但并不符合国情,清廷一路出卖路权予西方列强,民众已对其丧失信心的情况下,强行撕毁合约,无异于自掘坟墓;此外,观古今中外政府处理好国营和民营的适当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世界各国中民营铁路也常见,古代中国因官营垄断激起民变也不乏实例。但此后,詹天佑支持辛亥革命似乎与此也是有关系的。
沈云沛投之以桃,詹天佑对沈云沛亦崇敬有加,报之以李。宣统二年末,宣统下旨盛宣怀补授邮传部尚书,开缺沈云沛右侍郎转署吏部署理右侍郎。对此,詹天佑等邮传部交通系骨干均表示异议,认为这是盛宣怀在排挤、打击原邮传部旧交通系的骨干,于铁路建设极为不利。沈、詹二人之相互支持、信任可见一斑。
2.携手共进,传播西学与发展实业以救国
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步、强大,沈云沛和詹天佑深有体会,对于发展先进技术,提振国力,二人可谓不遗余力。宣统元年3月,徐世昌到任前沈云沛署理尚书,曾举荐詹天佑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2月3日,沈云沛根据些许年来修筑铁路涌现出的技术骨干和有突出贡献者,不拘一格予以嘉奖擢升。片奏《谨将承办差务出力各员缮具清单》恭呈御览,列举27位擢升嘉奖人员。这种大规模提拔嘉奖技术人员,在朝廷六部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詹天佑为二品衔邮传部候补参议。[3,p221]
沈云沛入主邮传部后,对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十分关注,奏请增设中国最早的机电专科。沈云沛特别指令该学堂与北京交通传习所关注日本的电气铁路;掌握列国机电发展情况及技术,如德国等国制造的飞艇飞行器。宣统元年6月22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考试在即,沈云沛即派詹天佑等前往监督验考,并要求詹天佑结合实际给毕业讲解技术知识;留意发现优秀毕业生,在其毕业后于实际中予以重点培养,逐步让其独当一面。毕业考试结束后,沈云沛根据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监理唐绍仪,关于毕业学生考试之情,亲拟函《咨学部会同奏奖高等毕业学生文》。沈云沛在致学部函件中,对唐绍仪、詹天佑等提出的李大椿等数十名优秀毕业生进行奖励。[3,p217]沈云沛和詹天佑一道培养与建立起中国铁路交通技术骨干队伍,为中国近代铁路交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业救国思潮成为近代一股潮流。民国2年(1913)伊始,刚完成津浦铁路帮办大臣使命的沈云沛,即与徐世昌、杨士琦、唐绍仪、唐文治、梁士贻等商谋发展中国实业大计,全身心投入“中国实业会”、“中国实业会上海分会”创建工作中。在沈云沛与唐绍仪、梁士贻、詹天佑等商谋组建“中国铁路协会”时,民国政府于1月13日任命沈云沛为浦信铁路督办,全权筹筑浦信铁路事宜。不久,詹天佑迁居武汉,沈云沛与詹天佑共谋大业的努力逐渐黯淡下去了。
综上所述,詹天佑的成功背后有一群人,沈云沛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二人之情谊是在工作中不断升华的。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沈云沛和詹天佑的友情当得起如此评价。
参考文献:
[1]苏全有, 申彦玲. 袁世凯与京张铁路[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9(1):112-117.
[2]高延萍. 梁敦彦力荐詹天佑[J]. 江淮文史, 2012(3):128-130.
[3]刘风光.沈云沛传记.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 2013
[4]袁伟时.艰难的接轨.经济观察报,2006年7月3日34-36版
[5]詹同济.詹天佑文选[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6]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C].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四),1977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