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灌云县成立之动机及其经过

作者:吴翔甫 | 来源:wangluo | 时间::2022-02-22

灌云县成立之动机及其经过

吴翔甫

旧海州辖境甚广,自民元划分为二:曰灌云、曰东海,灌云县治设板浦,东海县治设州城,溯其分县之由来,则酝酿已非朝夕,兹先就清末时期,一述其概况。

(一)城乡意见

城绅有显宦,有豪富,凭藉官厅势力,为所欲为,对于乡区人士,久存睥睨心理。其时板浦镇为人文荟萃之所,不甘屈服,首倡反对。光绪三十年间,海属大水,城绅中有囤粮居奇者,甚且要求官厅弛禁出口,以博厚利,板浦居民闻城绅子弟乘帆悬旗过境,攘臂一呼,群起搜索,咸欲得之而甘心。聚众数千人,罢市至三日,州牧王耀斋亲来抚慰,风潮始息。其次为宣统初元州牧谢葆廷勒捐问题。是年鲁省水大,下注成灾,适吾海谘议局议员选举甫经办竣,该州牧应城绅之请,以选举名册所列有五千元财产资格者,作为派捐标准,因此激成众怒,尤以州境内之东南一带为甚,旅宁同乡陈百川、张伟如、吴翔甫诸人激于义愤,遂向谘议局及督抚官分别呈诉,同时许九香、邵冶田两议员,亦在谘议局提案弹劾,议长张季直与许友善,且为苏省实业大家,对于吾海城乡意见,素所深悉。该案遂得登场一致通过,苏抚瑞澂据以奏参,迨革职旨下,而一味袒庇之总督张人骏乃知其事,城绅为之失色。

(二)新旧思潮

州城有石室书院,板浦有敦善书院。兹二者皆海属文化重心,但环境不同,思想各异。盖板浦为淮北鹾业集中地带,商贾辐辏,交通频繁,与外界接触机缘甚多,新潮流之输入,自较州城为易。敦善书院适居其间,接受而孕育之,厥功甚伟,所以清末科举甫停,而出外游学之士,业已络绎于途,宁沪各地无论矣。远如法比,近若东瀛,皆为游踪所至,蓬蓬勃勃,盛极一时,乡里先进捐资兴学者,有丁莲峰之“权舆”,邵冶田之“尚志”,张锡庚之“乐群”,陈百川之“三育”,大多出身敦善书院,而为当时之潮流所激荡,遂毅然以兴学为己任,因此观感所系,风气为开,敦善书院改为北鹾中学,石室书院改为海州中学,各就原有学产而创造,要皆应时势之需求。无如海中僻在一隅,闭塞已久,学生思想,虽经师长启迪,依然故步自封,不若北鹾进展之速,且群趋于革命一途,新旧由此分野,斗争益形激烈。

以上所述各节,为海州分县成立灌云之背景,若论及事实上之经过情形,则为下列两项:

(一)事前之设计

辛亥冬革命军兴,苏州响应,海属有志之士,咸集苏门,密谋起义,担任宣抚海属使命者,以张伟如为领袖,而陈百川、吴翔甫副之,未几南京亦下,谘议局更名临时省议会,由苏迁宁,召开会议,邵冶田原为旧议员,应召出席,于是海人之力增厚,继邵而来者,有江问渔、李友松、王子宾、钱竹樵诸人,皆蓄意推翻城绅,改造海属社会,与张、陈、吴、邵同一宗旨,其时江问渔氏并携来分县计划,有文稿、有图说,遂假南京实业学堂为会议地点,公推张伟如征求议长张季直同意,一面由邵冶田以议员地位,提出此案于省议会,经议决从海州辖区内划出了板浦等十一镇为新县治,咨达省署执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成此千古不磨之伟业,一若美洲独立脱离英人羁绊者然。其初议会命名曰“朐东”,嗣经省署改定曰“灌云”,盖取有名山大川可以为界之意。第一任民政长沈臧寿。沈,南通人,省议会议员,与灌人多相识,为公谊私交所迫,星夜遄赴板浦,设署任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洵非易易。

(二)事后之争点

分县甫定,而东、灌之争已起,其关键仍在城绅,盖城绅所拥田产,多在灌云东南一带,诚恐分县以后,东海不若灌云肥沃,论商业,灌云更较东海繁盛,今后地方建设经费,从何筹措,以此迎合一般人之心理,出而号召,反对声浪,高唱入云,东人有呼吁书,灌人有驳议文,连篇累牍,传诵一时,在东人非不欲一举而推翻之,只以案关行政区划,绝难容人民随意要求,故不得已而思其次,计其前后所争之点有三:(一)临洪口,(二)东西路镇,(三)大浦。其时灌人但争自由,不存私见,对于临洪口首先让步,惟东西路镇关系綦重,则坚持不可,粮册虽未移交,柜书尚堪记忆,初不以为此而受其要挟。至十四、十八两年又起县界之争,省署以大浦地方划给东海,为该案之结束,由此遂息争端。

附:吴翔甫先生传略

吴培均(1882~1961),字翔甫,灌云县板浦人,晚清诸生。科举废除后,考入两江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入北京中国大学读经济学,毕业后获会计师执业资格,曾在北京北洋政府任农工商部佥事多年。当时翁文灏在矿产调查所,经常向农工商部索款,吴翔甫亲向部长说项,帮助翁文灏度过难关,两人交谊极厚。北伐胜利后,吴翔甫身在南京,心系乡梓。由于家乡经常受到水患的侵扰,民国十七年(1928)4月,吴翔甫率汪宝瑄、武同举、邱鹤年、武葆岑等海籍人士致书国民政府,提出《疏浚泗沂沭水产意见书》。苏北海州、盐阜一带海水东移后废弃许多盐田,改良垦植效果不佳,吴翔甫又著文《苏北滨海区开发纲要》,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民国二十一年(1932),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翁文灏任秘书长,负实际责任,因邀吴翔老南下,任该会秘书。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翁氏为该会主任委员,吴仍任该会简任秘书,曾一度担任过江苏砀山矿务局局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民党政府进行改组,将原实业部改为经济部,翁文灏任经济部长,邀请吴培均任经济部总务司司长。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行政院进行改组,王云五任经济部部长,王氏素悉吴翔老之为人,因留其仍为该部总务司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王云五调任财政部部长,挽请吴任财政部总司长。王离任后,吴改任参事。吴翔老一贯关心家乡建设,为开发淮海及连云港,提过不少建设性意见,曾被乡人选举为国大代表。民国三十八年(1949),全国形势急骤发展,吴翔甫断然与国民党脱离关系,留在上海等待解放。上海解放后,吴翔甫不顾年近古稀,仍欣然赴北京就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参事,以了报效祖国的夙愿。1956年,吴翔甫由中央财政部特准,以原职原薪回上海休养,1961年7月逝世,终年79岁。

注:文章转自《朐海文旅》

文章录入:hzgh | 浏览次数:15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海州高中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