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老街
海州老街
周 艳
我出生于海州古城,从小就穿梭于海州的大街小巷。这里留下了很多难忘、美好的童年往事。古海州的大街小巷名称很有深蕴,至今我依然喜欢在闲暇的时候,静静地在这些名称未变的老街巷里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
古海州是州治驻地,有不少衙门及相关机构、设施,并由此命名,使海州诸多街、巷、路一直沿用下来。著名的有“二营巷”,这是因为清代曾在这里设海州营,负责海赣防务,还有属于两淮海州分司运判管辖的盐防营,是为“二营”;有以靠近衙署等命名的三衙巷;有因靠近州署旁的常平仓和盐义仓而命名的大仓巷、小仓巷。
我家南面不到十米,原先有一道高高的土城墙,以此城墙为界,把海州城分为城里城外。城墙外(南侧)有条护城河,城墙内(北侧)的巷子因为靠近城墙,又在城内,所以叫城根巷。
小时候,寒冷的冬天,我们会在城墙下城内墙根处寻找过寒菜,据说这里的过寒菜最正宗。找到了,就使劲拔起来,蹦蹦跳跳回家,给妈妈烧豆腐吃。
初夏,我们会爬到城墙上,在茂盛的椿树上掐下嫩芽。可每次带回家,几乎总被妈妈说:“怎么又把臭椿摘回来?”那时,我辨识不清香椿和臭椿。
后来,嫁到我先生家,他家住海州护城河外,他家的院墙外种了好多香椿树,每次香椿长出新芽,我总要去先看个够,然后尽情地摘——终于不会再摘错了。先生家的香椿特别多,在先生家吃香椿是从不拌豆腐的,是纯一色的凉拌香椿。每每在先生家吃香椿,我总会出神地想,我们城里香椿少,买得艰难,所以父母才总是用香椿拌豆腐给我们吃?公公婆婆每年都把摘下来的一大包香椿让我带给我父母和姊妹吃,我也总会对我父母说:“他家香椿多着了,不用拌豆腐了。”父亲是海州有名望的大厨,每次总是笑而不语,接过香椿,依然是做出他绝美的香椿拌豆腐来给我们吃。看来,这不是香椿多不多的问题,而是香椿拌豆腐,它其实就是海州的一道经典美食。
我小学毕业于中大街小学,学校就位于中大街上,我在这里读了五年书。中大街小学原先是海州文庙,一进门就是一座空旷的大古殿,全校的老师都在这里办公。在这大办公室的东墙壁上镶嵌着一块《东海重修孔庙记》,碑中记载着民国时期一次修缮文庙的事情。小学五年天天进校门,都要向东从东墙的这碑文外侧的唯一通道才能进到教室,当时不知道上面记载什么内容。
海州文庙,也称孔庙、先师庙、圣庙,始建于唐贞观四年,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庙堂。宋朝庆历年间,朝廷诏令全国各地设立学宫,当时的海州知州建了学宫,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学宫之一。此后,全国各府州县都设立学宫,府称府学,县称县学,通称儒学或学宫,即今天的学校。明弘治五年,海州知州重修文庙时,开始增修斋舍和号房,并将学宫建在文庙里。海州文庙最鼎盛时期,据说南至城基,北至新建西路(现在称秦东门大街),东至隍庙巷,西至儒学巷。儒学巷也是因为在儒学即学宫旁而得名。我小学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家都住在儒学巷里,一到放学时候,我们就跑到儒学巷去玩。
小学毕业,我考到了海州最好的中学——海州中学,在这里读完了初中,又考入了海州中学高中。
当时,海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谢长厚老师家一直住在学校北墙外的考棚路上。经他一考证,我才知道,海州中学历史上是考棚,即试院,又称“贡院”,是科举时代士子们的应试考场,是“开科取士”之地。学校北边的考棚路也因此而得名,考棚路的前世今生更让我怀念。
嘉庆七年(1802年),海州知州唐仲冕倡建石室书院并召集工人兴建。建院用地为州人杨鼎盛所捐祖业——明守御千户所官署旧址(海州中学校园东半部),为纪念宋代文学家石曼卿读书石棚山逸事而命名。
嘉庆八年(1803年),石室书院首批工程完土,建讲堂五间、斋房东西各三间、东西考棚各九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讲堂后内门一座,书堂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厨两间,书堂北房室六间等五十二间。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年)五月初,拓建工程完工,拓建号房八百五十间。同年,内阁学士、提督学政莫晋按临海州,奏准以石室书院为海属岁科考场,并于石室书院主持了当年的岁科考试,结束了海属学子赴准安岁考的历史。
道光十八年(1838年),石室书院第二次扩建,增建号舍四百三十间。又于院东新建石桥(在二营巷北口)一座,与院西旧有石桥相对。从此,石室书院成为海内闻名的试院,习称考棚。
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新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各府必设一所,须先就府治或直隶州治由官筹费设立一所,以为模范,名为官立中学,以与地方绅富捐款开办之公立中学、私立中学区别。一般州县开设与否,视能力酌定。”三月下旬,清政府派遣大臣分赴各地巡视开办各类学堂进展情况。沈云沛奉命至鲁南、苏北各地巡视,巡视重点是海州,他要在家乡率先创建一所新式中学堂。沈云沛与海州直隶州知州张景怙,以及学正黄道传等商谈创办海州中学堂事宜。沈云沛最终议定中学堂校址即海州石室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月二十三日,广西泉阳县进士唐景崇按临海州,在石室书院举行了最后一次科举院试,沈云沛长子沈葵以第二名通过科试,四子沈葭以第四名通过童试。
海州院试后四个月,光绪下诏废除科举,实行新学堂。历经103年的石室书院结束了它的时代使命,其间共举行四十一次科举院试。石室书院誉满海属,声名远播。
1906年,沈云沛在石室书院原址上创建的海州中学堂就是基于石室书院百年文化底蕴,海州高级中学的肇基就从这里、这时开始。
2013年秋,海州高级中学开启建校110周年的筹备工作。这一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收获丰硕。我们从考棚路开始,几乎寻遍古海州巷里,几乎寻遍海州古城老校友,终于从多处征集到一批校史实物,其中有1802年海州石室书院建立时期的一张矮矮的方石桌;有1906年海州中学堂创建时的一对石狮、一对门当、一条石鲤鱼,这些石器都是1906年海州中学堂首任校长沈云沛捐赠给学校的,后来散落在民间。我们还征集到学校1928届校友惠浴宇和20世纪50年代海州中学教师、著名书法家钱彤夫的书法作品。
还有一份珍贵文物,也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那是一帧线条粗犷、纸面泛黄的炭铅素描版“毛泽东主席”像。这帧领袖像,是著名画家黎冰鸿于1947年在山东创作的,后由山东军区印刷出版发行。黎冰鸿,1946年到苏北解放区华中建设大学任教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即后来的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副教授、院长。
1948年11月7日,谷牧奉命接管新海连。他亲自任命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即现在的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校长郇华民,并将他从山东鲁中南军区带来的这帧毛泽东主席画像赠送给郇华民校长,鼓励他在全市率先复校复学。1949年初,全校学生数已超过230人,其中师范部四个班,中学部三个班,教职员工三十余人。那时,学校不仅发挥在全市复学的龙头作用,还积极响应市里号召,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有的参加地方上的生产救灾活动,有的去工人夜校教工人识字,有的排练节目到社会上去演出,还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从学校门口到锦屏磷矿的修路工作。
海中人在考棚路上继往开来,吐故纳新,孕育并衍生出丰饶的教育资源。
今天的海州、港城教育之源,正是由考棚路上的海州中学堂而为省立十一中学、省立第八师范、省立东海中学、省立东海师范学校、海州中学、海州高级中学。
今天,海州高级中学已搬入位于孔望山麓、西盐河畔的现代化的东校区。东校区的所有建筑均以海中112年校史上涌现的杰出校友命名,校园里的所有道路均以海州古道命名,其中贯穿三个年级的主干道,我们将其定名为“考棚路”,让今天的海中学子铭记老校区的前世光辉、铭记海州老城的千年历史,并将新的教育伟业发扬光大。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陈吉余:融入河口海岸的生命
下篇文章:科举海州话考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