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高中

中文 | 英文

百年海中 | 校园3D全景

海中概况

办公室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办公室
美丽的师魂——地震中舍己救人的教师事迹
作者:校务部 | 来源:校务部 | 时间:2008-07-05 | 浏览次数:2549

学习谭千秋老师的感人事迹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2008年5月23日下午,高城镇中心小学工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谭千秋同志在四川汶川地震中舍命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并发出了向谭千秋同志学习的倡议书,之后全体教师宣誓:决心以谭千秋为榜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崇尚生命,关爱学生,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瞿万容老师,带着宝宝们一路走好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瞿万容老师为保护孩子壮烈牺牲。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5月14日北京晨报)
       瞿万容老师走了,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看护她的宝宝去了,除了默默地哭泣,我祝瞿老师带着宝宝们一路走好。
       真正的教师是什么,做了十年教师的我一直没有参透,今天我终于明白:一个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生与死的选择面前能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去保护自己的学生。瞿万容,我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
       我不敢想象孩子的天真是怎样被毁灭的,我不敢想象瞿老师是怎样抱着宝宝试图挣脱死神的魔爪的,我只知道瞿万容老师胜利了,虽然她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死神。
       我们应该是无神论者,但此时我却希望有天堂,我希望瞿老师带着她的宝宝们在天堂能够看到我们的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是如何战胜灾难的,我希望瞿老师带着她的宝宝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我们的家园是如何重建的,我希望瞿老师能够看到她用生命换回的宝宝是如何长大成人的,我希望瞿老师和她的宝宝们能够看到一个新的世界是如何诞生的。所以我希望瞿万容老师带着宝宝们正在去往天堂的路上。
       诚然,灾难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瞿万容老师保护的不是一个幼小的生命,而是留住了一个美好的希望、一种坚毅的精神、一种神圣的责任。有了瞿万容这样的老师,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害怕呢?
       我们有理由相信:雨会停的,雾会散的,天也亮的,花朵也会重新开放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坚信这一切会实现,所以瞿万容老师才会义无反顾。
       瞿万容老师,你听到了吗?带着宝宝们一路走好,在去往天国的路上我们活着的人在为你祈祷。


怀远中学老师吴忠红,用生命雕刻师德丰碑


    四川成都崇州市怀远镇中学,有一位英语老师,他叫吴忠红,面对突袭而来的地震和即将倒塌的教学楼,他选择留下,去营救逃生掉队的学生,而他却被埋在废墟之下。吴忠红老师在汶川大地震中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勇救被困学生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日前,为了让学校的孩子们尽快复课,崇州当地一家企业的老板已决定出资百万为该校学生搭建临时过渡房用以继续学习。记者昨日获悉,工人已进场施工。

  日前,在吴忠红老师的追悼会上,崇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郑明鹏宣布:经中共崇州市委常委会第36次常委会研究、报请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批复,决定追认吴忠红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灾难突降

  一双温暖大手 将死神一掌推开

  正是因为吴老师在生死关头的一掌,将怀远镇中学7年级5班的学生林霞从死神身边推开,让她跃过了生死门。“如果没有吴老师,我可能,我可能……”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刚一开口,林霞已泣不成声。事发几天后,已数不清这是她多少次掩面而泣,每次她总是喃喃地呼唤着“吴老师”。

  5月12日下午2时,第一节课是吴忠红老师的英语课。和往常一样,对于教学一丝不苟的吴老师,早早来到位于四楼第一间教室的7年级5班。提前到岗、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这个多年来不变的习惯,已被很多学生熟知。虽然吴老师一向有些严厉,但是孩子们还是很喜欢这个爱生如子的老师。

  “BEACH、BEACH……”12日下午2时28分,距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带领着大家复习完了旧单词的吴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又一个新单词。但就在此时,地板剧烈摇动起来,门窗发出“哐哐哐”地巨响,桌面上的文具被狠狠甩出去。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孩子们,面对突然袭来的剧烈抖动,一下全傻了。“同学们,快跑!快点下楼,地震了!”吴老师撕裂着嗓子的吼声,将同学们从惊呆中拉回。

  29个孩子立即起身夺路而逃,仓皇间,坐在最后两排的白艳霞、付瑶、林霞看见离教室门最近的吴老师牢牢地将摇晃得很厉害的门框扳住,引导同学疏散。林霞是最后几个跑出教室的学生之一。“快跑呀,林霞!”陷入巨大恐惧的林霞,被吴老师狠狠一掌推在肩上,将她从教室推向楼道。吴老师紧紧护在她和同学们的身后,直到跑到三楼。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付瑶回头看见,将大家安全送出教室的吴老师,转身逆向人群朝四楼跑去。后来才知道,还有两名学生因恐惧仍滞留在教室里。一路呼叫狂奔,身后的墙面一路垮落,林霞、付瑶等人跑到二楼时,发现一楼的楼梯已崩塌没有出路,几名同学急中生智,从二楼教室外的平台上跳了下去。幸运的是,与死亡的赛跑,她们胜利了,仅仅是付瑶皮外轻伤,其他几位同学毫发无损。更为幸运的是,正在这个教学楼里上课的700余名师生安然无恙。然而,学生生命的守护神——吴老师,以及另外3名来不及跑出的孩子,被永远地留在了废墟中。

  生死关头

  只有一种选择 爱生如子守护学生

  有人说,在巨大的危险面前,快跑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这与贪生怕死无关,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但是,吴老师的义举,却颠覆了一些人对本能的固有认识,因为在吴老师心中,在很多和他一样的教师心中,爱生如子,守护学生,才是本能。

  “如果吴老师要跑,他可以第一个离开教室,他可以第一个离开最高的第四楼层,他可以第一个冲下楼,他可以第一个到达相对安全的操场。但他没有!”怀远镇中学的校长高列在地震后听着孩子们的哭诉,就知道吴老师可能已经出事了。因为和吴老师共事10年的他,实在太清楚吴忠红的为人——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吴老师回去了,吴老师回去了!”7年级5班班主任何琦至今忘不了,逃出来的学生将她围住,不停地重复着这一句话。

  抢险战士从废墟中找到吴老师的遗体时,已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7时。随后,吴老师转身上楼营救的两名孩子的遗体也相继从被掩埋的瓦砾中被找到。

  在现场的人,热泪湿了眼眶。因为吴老师被挖出来时,身体僵硬,面部一条很深的伤口,让人看着心疼。虽然当时那一幕已经没有人能够讲述,但是抢救人员根据挖出遗体的位置以及先后顺序,可以肯定地判断出,吴老师已将两名孩子护送出了教室,并在身后守护他们。只是灾难无情,没有放过他们。

  悲怆的气氛,弥漫整个怀远镇。1998年,已执教18年的吴老师被调任到具有160多年历史的怀远镇中学任教,今年刚好是第10个年头。从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已在英语教学岗位上奋战28个春秋。校长高列,和吴忠红已共事10年,这期间太多的故事以及吴老师已经离开的事实,让这位几乎没有流过泪的七尺男儿数度哽咽。已经无法言语的高校长拿出笔纸,为记者画了一张地震当时的逃生示意图。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吴老师所在的教学楼是学校里唯一一栋被震垮的教学楼,一共四层楼,每层楼有四间教室。吴老师当时执教的班级位于最高的四楼,其余三间为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所幸的是地震期间并没有学生上课。

  “7年级5班的教室和楼梯紧紧相邻,是离出口最近的一间教室,讲台刚好对着门,从讲台出门下楼到操场,是最短的一条逃生通道。”高列说,如果当时,吴老师抛下学生一个人逃生;如果当时,吴老师没有冲回楼上;如果……但残酷却感人的事实,不会再有如果……

  同事评价

  他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若非长期以来那种守护学生的意识使然,吴老师怎么会在危难时刻,想也不想,头也不回地冲回四楼教室。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具说服力的吗?”说起吴老师的这十年,高列有着千言万语,但他认为,爱生如子、守护学生的本能,胜过一切有力的诉说。

  “兢兢业业工作,实实在在做人”,这是高列对吴老师的评价,吴老师的搭档、7年级5班的班主任何琦则称“他是孩子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去年9月起,何琦和吴忠红开始第一次教学搭档,这也是最后一次。虽然时间短暂,两人却配合默契。

  怀远镇中学虽然地处镇上新街,但仍然是一所地道的村校,大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对于英语这门课,总是拒绝多过好奇。如何让更多学生喜欢英语课,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这让吴老师日夜思索。制作各种趣味十足的教案,教孩子们学唱英语歌,引导孩子们灵活地掌握单词记忆…… 在吴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很多孩子对英语课充满了喜爱,并有了期待。

  永远怀念

  临别叮嘱成遗言 儿子立志完成父业
  吴楠,吴老师的儿子,今年刚刚17岁。父亲的去世,让这个青涩的小伙子,一下成长许多。从今以后,他瘦弱的肩头将撑起这个少了“顶梁柱”的不完整的家。记者日前见到吴楠时,他正紧紧扶着还未从伤痛中走出的母亲。虽然两人间并没有太多的语言交流,但他不断用眼神和手势,安慰、鼓励着妈妈宋代群。母子两人今后将相依为命,吴楠说,他会好好照顾妈妈,一定完成爸爸未尽的事业,明年考取大学,今后成为和爸爸一样的优秀教师。
  5月12日12时30分,和往常一样,吴楠回到家和父母一起吃午饭。“你要按时起床,好好上课。”因为下午第一节课就是英语课,所以吃过午饭,吴老师起身准备到学校。没想到这一句对儿子的叮嘱,成为诀别的话。
  爸爸丢下自己和妈妈,怨他吗?“不怨!”表情哀伤的吴楠坚定地吐出两个字。“爸爸一直都是这样,很爱护学生。学生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也正因这样,他常常照顾不到我们。”看着伤心欲绝的吴楠,记者不忍心让他回忆当时的瞬间。但吴楠却主动告诉记者:“姐姐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和妈妈。”
  千人送行
  学生追悼 您教会我们“人”字的真谛
  21日上午,吴忠红老师的悼念会在其生前就职的学校举行。上千名闻讯赶来的学校师生、市民和吴忠红家属一起,送了吴老师最后一程。悼念会设在怀远中学的升旗台前——也正是吴老师罹难的废墟楼左前方。走进会场,两边花圈让记者湿了眼:“学生××”“爱生××”……这些花圈,几乎全是吴忠红生前教过的学生们送来的;在吴忠红遗像下面摆放的几篮菊花上,写满了学生们的名字。
  “灾难袭来,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生死一线,用浩然正气铸就师魂。”哀乐声里,吴忠红遗像两侧的挽联尤显悲壮。每名学生都在头上缠着一根寄托哀思的白头巾。自发赶来的村民也在会场入口领取一朵小白花,紧紧系在胳膊上。
  学生杨莹,曾是初一五班的英语科代表,也是吴忠红罹难前从岌岌可危的楼房中推出的学生之一。21日,她作为学生代表在悼念会现场发言。“老师,您用生命换取我们的生命。您在给我们上的人生最后一堂课里,教会我们‘人’字的真正意义。”学生林霞一直默默站在队伍里。当日早上7时过,她就起床,走了半个多小时的路赶到学校。在送走吴老师的最后时刻,她眼眶含泪,说:“我现在最想对老师说一声:我们好想您。”

张米亚老师英雄事迹


  他是一名平凡的山乡教师,当灾难降临时,却变成了一只令世界仰慕的雄鹰。
这一幕必将长久印在人们心中:汶川地震发生不久,救援者挖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看到一名已经气绝的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孩子活了下来,而雄鹰的“双翼”已然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其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通过电波,这个故事迅速传遍了全世界,成千上万人为之落泪。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在生死关头选择了这永恒的姿态?在举国哀悼的日子里,记者带着肃穆的心情,在震区的茫茫废墟上展开了艰难的追寻……
他用尽全力保护孩子
    我们只知道这么多:“雄鹰”名叫张米亚,29岁,是映秀镇小学二年级的教师;妻子邓霞和唯一的3岁儿子也在地震中遇难,其他亲人都不在本地。
   当我们徒步涉过岷江边大段尚未打通的滑坡险路,翻山越岭来到映秀时,这个昔日繁华的镇子只见一片废墟,几座危楼在接连不断的余震中摇摇欲坠。映秀原有1.3万人口,大半遇难,生还者多数已转移到外地,暂时留下的只有几百名群众和正在忙碌搜救的解放军、武警官兵。
谁认识张米亚?问了不少人,都茫然地摇头。
   张米亚是一个毫不出名的普通人--这是我们的第一印象。
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一个正在挑水的中年人说:“张老师是个性情很温和的人。”
中年人告诉我们,小学还有几个幸存的老师和学生留在镇上。我们在一顶简陋的帐篷里找到了8岁的杨茜睿,她恰好是张米亚班上的学生。这个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小姑娘健康无损,正是张老师的保护让她依旧天真活泼地站在我们面前。
“我们怕极了!都想往教室外面跑。”讲起地震时的情形,小茜睿仍惊魂未定,“可是张老师大声喊‘不要慌,都趴在课桌下面’,我们就钻到了课桌底下。前排有人趴得不够低,张老师还去按他们的头。几个同学想往外跑,张老师就一手抱住一个,拼命压在讲台下面。这时候,房子就垮了……”
张米亚的同事贾正秋证实,张米亚的班在二楼,30名学生全部被埋,后来几乎有一半获救,是全校所有班级中获救比例最高的。
“紧急情况发生时,教师的处置方式是孩子们生存的关键。很多获救学生家长,在转移之前,讲起张老师,还感激得掉泪。”贾正秋说。
“张米亚应变能力很强,平时我们一起打篮球、打电脑游戏,他总是反应很机敏。”张米亚的好友、映秀小学体育教师刘中能说,“但这也许是他最机敏的一次了,我完全能想像他尽全力保护孩子的情景。”
我们再一次听到了这样的故事:一个平常就生活在你我身边、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的普通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绽放出人性中最为壮美的光彩。
他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5月,正是映秀山区的春天,青草黄花中随处可见一种翩翩起舞的白色小蝴蝶。而在荒凉的废墟间,那蝴蝶却仿佛万千悲伤的纸片,寄托着人们对逝者无尽的哀思。
通过人们点点滴滴的回忆,张米亚的形象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起来。他的几位同事说:“他那么做我并不吃惊。以他的个性,他肯定先把所有孩子都送出去,自己最后再走,腰上还要夹上两个孩子。因为他平时就很爱孩子。”
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说:“张米亚是个男老师,照顾学生却比女老师还心细。有的学生走读,下雨鞋子湿了,他就想法找来鞋给孩子换上。”
人们都说,张米亚善解人意,尤其懂得孩子的心理。他生于四川阿坝州著名的红叶风景区米亚罗,名字就由此而来。在家里是独子,三代单传,所以他很了解独生子女特有的孤独、羞涩和自尊。
贾正秋对张米亚最初的了解,正是通过孩子。几年前,贾正秋的儿子刚上六年级,只有十一二岁。她说:“一开始我不明白我儿子为什么那么喜欢张米亚,整天往张家跑。后来我发现,对那么小的孩子,张米亚却当成一个完全平等的朋友来对待。每次我儿子到他家,他都要泡一杯柠檬茶给他喝,还跟他谈心。我儿子就把他当成了‘哥们儿’。”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他对孩子有些溺爱。”刘中能说,“他批评学生的时候从不板着面孔,总是温和地讲道理,还笑眯眯的。学生天然就喜欢他,从来不怕他。我对他指出这一点,他就笑着摇摇头。他最怕孩子受到伤害。”
贾正秋说:“老师也会有偏心,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那么喜欢,可是张米亚却一样亲切地抚摸每个孩子的头。一个人说爱孩子很容易,但真正用自己的爱去温暖每个孩子却很难得。”
有他在场,就有欢笑
“你喜欢张米亚老师吗?”听到我们这样问,杨茜睿使劲地点头,说:“他每一节课上完都给我们讲笑话。”
张米亚的课堂从不缺少笑声。映秀小学教师李顺兰说:“张米亚教的是数学,他怕孩子们觉得枯燥,总想办法调节课堂气氛。”
“谁见到他都会喜欢的,他就是个阳光大男孩。”刘中能这样评论张米亚。我们见到刘中能时,这个妻儿都在地震中遇难的人已三天三夜没合过眼了。他从前滴酒不沾,现在每天都要喝上几杯白酒,一为消毒防疫,二为麻痹痛苦的神经。然而,忆起张米亚,他的嘴角还是泛起了一缕笑容。
在刘中能眼里,张米亚非常活泼开朗,喜欢开玩笑。哪里有他在场,哪里就有欢笑。
张米亚歌唱得很好。地震前半个多月,学校组织老师搞演讲比赛,张米亚的题目是《我爱五星红旗》,讲到结尾突然唱了起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给了全校师生一个惊喜。
去年7月,映秀地区组织了一次歌手大赛,张米亚报名参加,结果在数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5位晋级者之一。
“那天我们都去现场为他助威,他唱的是刘德华的一首歌。”贾正秋回忆,“他的样子才好笑!前一天打篮球,不知谁一拳打在他右眼上,眼睛肿了,就变成了‘大熊猫’。他就戴了副墨镜出场,反倒非常帅。我们都使劲为他呐喊加油!”
这是个经常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即使在瓦砾堆上,谈起他的往事,被苦痛煎熬着的人们仍能感到一丝慰籍。而那些欢笑已成过去,小茜睿和贾正秋坐在一起,这对劫后余生的师生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坚韧的力量,涌流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阳光的笑容来自阳光的心境。每个熟识张米亚的人都说,他是个心胸开阔、待人宽厚的人。
“好像他的心里从来没有嫉妒。?9岁的贾正秋心直口快,从不掩饰自己的个性,“我和他同教二年级,其实好多老师都不愿意和我一起教平行班,因为我太好胜了。可是张米亚不在乎,他笑着对我说:‘大姐,没关系的,我尽力就可以了。’他对名利看得很淡。”
随和的性格为张米亚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的小名“亚亚”。他们说,“亚亚”最突出的优点之一是乐于助人。
大家能想起来的是一些小故事。和张米亚住邻居的刘中能回忆:“就在地震两天前的晚上,我从外面回来,自行车放在宿舍楼下忘了锁。快睡觉时才想起来,但也没下去。第二天一早下楼,发现张米亚已经用锁把我的车子和他的车子锁在一起了。”
地震前半个小时,贾正秋瞥见了张米亚步入教室的背影。那一瞬,她回想起了从前张米亚帮她解决教学难题的几个片段。当时她没有料到,那样的情景将永不再来。
生活中总有一些凡人琐事,发生时并不觉得如何,过去以后回想起来,会发现一种奇特的东西早已悄然渗入你的心底,是那样温暖、亲切。当你发觉往昔长逝,那些回忆顿时化作巨大的悲痛排山倒海而来,把你的心触痛,久久不能平复。
在震区采访,我们见到了一群平凡而勇敢的人。映秀小学总共47名老师,生还者只有22人。尽管当地政府努力劝大家尽快转移,还是有几位老师坚持留了下来,忍住失去亲人的悲伤,协助救援队伍搜寻幸存者。有时,他们会突然哭起来,但是低头擦擦泪水,又继续在废墟中跋涉。
在他们身上,分明也有张米亚的影子。
那是一种坚韧的力量,如同一面迎风的旗帜猎猎飘扬在被摧毁的家园之上。因为有这种力量,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才能够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文章录入:校务部
复制 】 【 打印

Copyright © 2016 - 2018 www.jshzgz.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8-83088368   苏ICP备15011404-1
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开发区青圃路1号 邮编:222062

  
  市纪委举报平台